[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漂浮物自动收集及水面曝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2600.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杰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陈剑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浮物 水面 曝气 打捞 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 输送装置 通孔侧壁 一端设置 自动收集 通孔 船体 水面漂浮物清理 排水管 表面水体 城市环境 曝气装置 倾斜设置 容置空间 上下贯穿 收集装置 移动动力 打捞钩 进水管 水交换 抽排 水泵 美观 漂浮 激活 容纳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漂浮物自动收集及水面曝气的装置,其包括船体,用于漂浮在水面上,具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打捞及输送装置,用于循环打捞及输送漂浮物,设置在通孔内,包括输送带及其上的打捞钩,输送带倾斜设置,一端设置在通孔侧壁的顶部,另一端设置在通孔侧壁的底部;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漂浮物,其衔接在打捞及输送装置的末端,具有容纳漂浮物的容置空间;以及动力及曝气装置,用于提供船体及漂浮物移动动力以及用于激活表面水体,其包括进水管、水泵以及排水管,通过不间断的抽排循环将水交换至水面上,实现水面曝气。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进行水面曝气及减少人工打捞清理成本,提高水面漂浮物清理效率,美观城市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治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漂浮物自动收集及水面曝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重要性毋庸赘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城市中的湖泊水体,成了污染严重的地方,其生态环境脆弱,以前许多美丽的城市湖泊,如今成了“臭水湖”,成为环境质量低劣的象征,如何保护城市湖泊水体,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如厦门市筼筜湖,旧称筼筜港,位于厦门岛西南部,原与大海相连,曾经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随着筼筜湖周边地块的逐渐开发和利用,湖泊水体的质量也逐年恶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筼筜湖周边29条排泄沟雨污混流排入湖内导致。这些入湖的排洪沟,为厦门岛原有的溪流水系,大部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为暗渠,各沟渠即汇集了周边地块的部分污水,又需承担洪汛期间的行洪功能。
近些年,筼筜湖水体质量经过多次整治,水质有所改善,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现今已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但湖面的水体循环较慢,水体活性较差,水质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筼筜湖周边绿树成荫,湖面上经常有落叶漂浮,再加上市民活动的增加,湖面的其它漂浮物相应增加。在洪汛期间,由于各排洪沟的泄洪也会增加湖面漂浮物。为确保湖面整洁,维护筼筜湖的环境美观,需定期对漂浮物进行打捞。
现有技术中,打捞漂浮物通常采用人工的方法,采用人工划船,借助打捞竿将一片一片的漂浮物打捞到船上,再装篮集中到岸上处置。现有打捞方法人工成本投入较大,且打捞效率低下,打捞不彻底,使得无法确保湖面整洁美观,影响城市环境形象。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实现漂浮物自动收集及水面曝气的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实现漂浮物自动收集及水面曝气的装置,自动进行水面曝气及减少人工打捞清理成本,提高水面漂浮物清理效率,美观城市环境。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实现漂浮物自动收集及水面曝气的装置,包括
船体,用于漂浮在水面上,其具有上下贯穿的通孔;
打捞及输送装置,用于循环打捞及输送漂浮物,其设置在通孔内,包括循环输送的输送带及固定在所述输送带上的打捞钩,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其一端设置在通孔侧壁的顶部,其另一端设置在通孔侧壁的底部;
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漂浮物,其衔接在所述打捞及输送装置的末端,具有容纳漂浮物的容置空间;
以及动力及曝气装置,用于提供船体移动及漂浮物移动的动力,以及用于激活表面水体,其包括开口伸进水里并朝向输送带底部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并提供抽水动力的水泵以及与所述水泵连通的排水管,通过不间断的抽排循环将水交换至水面上,实现水面曝气。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为格栅形状,所述打捞钩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的角度为5°-10°,该角度为其与水平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为收集斗、网篮或两者叠加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船体外侧,在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打捞及输送装置之间的船体部位设置为斜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杰,未经黄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