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菇调味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2705.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爱尚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30/00 | 分类号: | A23P30/00;A23L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面 食用菌菇 凹腔 调味腔 调味桶 调味料 侧面 本实用新型 生产加工 市场需求 相邻侧面 左右两侧 酥脆 纹理 扁圆形 体内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菇调味桶,其桶体内设有调味腔,所述调味腔是10角~24角的扁圆形多面腔,由含有10~24个侧面的左梯形多面凹腔和右梯形多面凹腔,以及含有10~24个侧面的中间圆形多面腔构成,且左梯形多面凹腔和右梯形多面凹腔分别设于中间圆形多面腔的左右两侧、并连接一体。这样,即可通过调味腔上的多个侧面和相邻侧面之间的角,使调味料更充分、更均匀地混合在食用菌菇的表面和纹理内,既节省了调味料,又使风味更浓郁,口感酥脆,同时增加了菇脆品种,还强化了产品的风味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该食用菌菇调味桶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菇调味桶。
背景技术
目前,脆食用菌加工都会使用调味桶来将调味粉混在食用菌上,但申请人发现,因为原生态蘑菇的形状不规则导致现阶段标准食品调味桶有调味不均,影响口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调味料更充分、更均匀地混合在食用菌菇的表面和纹理内,既节省了调味料,又使风味更浓郁,口感酥脆,同时增加了菇脆品种、强化了产品的风味和质量,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普及应用的食用菌菇调味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菇调味桶,其桶体内设有调味腔,所述调味腔是10角~24角的扁圆形多面腔,由含有10~24个侧面的左梯形多面凹腔和右梯形多面凹腔,以及含有10~24个侧面的中间圆形多面腔构成,且左梯形多面凹腔和右梯形多面凹腔分别设于中间圆形多面腔的左右两侧、并连接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包括由金属板制做而成的设有10~24个侧面的左梯形多面罩和右梯形多面罩,以及10~24个侧面的中间多面环形体,所述左梯形多面罩和右梯形多面罩分别与中间多面环形体的左右两侧缘边连接一体,构成所述调味腔;而且,所述左梯形多面罩和右梯形多面罩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中间多面环形体的截为面为正10~24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左梯形多面罩、右梯形多面罩和中间多面环形体同轴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通过调味腔上的多个侧面和相邻侧面之间的角,使调味料更充分、更均匀地混合在食用菌菇的表面和纹理内,既节省了调味料,又使风味更浓郁,口感酥脆,同时增加了菇脆品种,还强化了产品的风味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该食用菌菇调味桶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菇调味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用菌菇调味桶实施例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中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爱尚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爱尚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饲料加工颗粒机
- 下一篇:烧麦接皮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