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090.2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城;陈湛;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路源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32;E01C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蕾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面层 孔洞 沥青路面结构 抗车辙 弹性模量 本实用新型 水泥混凝土 依次设置 高模量沥青 混凝土材料 抗车辙路面 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 结构材料 抗车辙剂 路面结构 上下贯通 施工工艺 上面层 中面层 灌注 施工 摊铺 填充 基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面层和基层,所述沥青面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面层和第二沥青面层,所述第二沥青面层内位于车辆轮迹带下方的区域上下贯通设置有多个孔洞,每个所述孔洞内填充有混凝土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向所述第二沥青面层内的孔洞内灌注水泥混凝土,增加了中面层弹性模量,比采用高模量沥青,添加抗车辙剂等措施提高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经济性更好;由于抗车辙路面结构材料与普通路面结构基本无差异,不改变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工艺,施工比较方便;由于沥青面层的存在,无需等水泥混凝土形成强度即可开展上面层的施工,不耽误总体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辙是沥青路面一种常见病害,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季节,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的凹槽状永久性变形。沥青路面车辙是沥青材料的流变特性决定的,轻微车辙不影响路面行驶安全,一旦车辙深度超过15mm时,不仅会导致路面积水、结构变薄、开裂,直接影响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影响路面结构耐久性。
现有技术中的抗车辙路面结构,主要是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或者在路面结构上面层的表面涂覆热反射雾封层材料,降低高温季节路面结构层内部温度,或者采用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长大纵坡路段上的超薄磨耗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以及骨架密实型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
从公开的现有技术来看,抗车辙路面结构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提高抗车辙技术性能:一是提高沥青面层材料抗车辙性能,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二是通过涂覆热反射雾封层材料,降低高温对沥青路面车辙的不利影响。尽管现有技术提高了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但由于需要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施工,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且增加了路面结构总体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面层和基层,所述沥青面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面层和第二沥青面层,所述第二沥青面层内位于车辆轮迹带下方的区域上下贯通设置有多个孔洞,每个所述孔洞内填充有混凝土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向所述第二沥青面层内的孔洞内灌注水泥混凝土,增加了中面层弹性模量,比采用高模量沥青,添加抗车辙剂等措施提高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经济性更好;由于抗车辙路面结构材料与普通路面结构基本无差异,不改变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工艺,施工比较方便;由于沥青面层的存在,无需等水泥混凝土形成强度即可开展上面层的施工,不耽误总体工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第二沥青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沥青面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公称粒径小于第二沥青面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公称粒径,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沥青面层的厚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可以使得沥青面层具有更好的抗车辙能力,柔性和弹性很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开裂能力,提高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沥青面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公称粒径与所述第二沥青面层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公称粒径,以及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第二沥青面层的厚度,可以兼顾所述第一沥青面层和第二沥青面层的弹性和抗车辙能力。
进一步:所述孔洞填充的混凝土材料终凝后强度等级不低于C25,且其公称粒径不大于所述第二沥青面层中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公称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路源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路源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