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溶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305.0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明盛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2 | 分类号: | B29B13/02;B29B13/10;B29B7/14;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胶装置 塑料瓶 胶液 本实用新型 加热溶胶 塑料原料 温度过高 混料器 溶胶箱 下料仓 助溶器 混胶 保温 成型 烧毁 分类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瓶溶胶装置,包括分类下料仓、溶胶箱、混料器、溶胶器、混胶助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溶胶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溶胶,有效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烧毁胶液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对形成的胶液进行混合保温,保证了胶液成分的均匀稳定,利于提升后续塑料瓶成型生产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瓶溶胶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用塑料瓶包装的溶液具有造型美观、重量轻、不易破损、启用方便等优点,塑料瓶盛装溶液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和认可。同时,与玻璃瓶相比,塑料瓶的生产工序更少,能更好的节省空间和人力成本,同时可减少水、电等能源消耗。塑料瓶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几种塑料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融化成胶液,再将胶液导入成型机进行生产,传统的溶胶装置仅仅只有底部加热功能,往往容易导致胶液混合不均匀,甚至局部胶液温度过高烧毁变质,严重影响后续的成型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塑料瓶溶胶装置,能够使溶胶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溶胶,有效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烧毁胶液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对形成的胶液进行混合保温,保证了胶液成分的均匀稳定,利于提升后续塑料瓶成型生产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塑料瓶溶胶装置,包括分类下料仓、溶胶箱、混料器、溶胶器、混胶助溶器,所述分类下料仓设置在溶胶箱的顶部,所述分类下料仓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分类下料仓的下方设置有混料器,所述混料器包括混料电机、螺旋混料轴、混料排出底板,所述混料电机设置在溶胶箱顶部都中心位置,所述螺旋混料轴竖直向下安装在混料电机底部,所述混料排出底板设置在螺旋混料轴的正下方,所述溶胶器设置混料器的下方,所述溶胶器包括加热控制器、电热丝、温度感应器、滤胶底板、底板加热器,所述电热丝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电热丝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加热丝的两端通过加热控制器安装在溶胶箱的侧壁上,所述滤胶底板设置在加热丝的正下方,所述滤胶底板上设置有多个滤胶孔,所述滤胶底板的两端通过底板加热器固定在溶胶箱上,所述混胶助溶器设置在溶胶器的下方,所述混胶助溶器包括混胶电机、混胶搅拌轴、胶温感应器,所述混胶电机设置在溶胶箱的底部,所述混胶搅拌轴竖直设置在混胶电机的顶部,所述混胶搅拌轴的顶端设置有胶温感应器,所述溶胶箱为保温隔热箱。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混料轴上环绕设置有混料螺旋桨,所述溶胶箱的形状为竖直向上设置的圆桶形,所述分类下料仓均匀环绕设置在溶胶箱的顶部边缘,所述分类下料仓的底部竖直向下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正对螺旋混料轴的混料螺旋桨,所述混料排出底板的形状为中部凹陷的半球形板,所述混料排出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混料出口,所述混料出口的直径为溶胶箱直径的三分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丝均匀平行分布溶胶器和底板加热器之间的溶胶箱内,所述温度感应器与加热控制器相连,所述加热控制器控制加热丝加热,所述滤胶底板为水平设置的光滑平板,所述滤胶孔均匀分布在滤胶底板上,所述滤胶底板上设置有防堆刮板,所述防堆刮板通过水平伸缩器固定在溶胶箱上。
作为优选,所述混胶助溶器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混胶助溶器均匀环绕设置在溶胶箱的底部,所述混胶搅拌轴上环绕设置有混胶螺旋桨,所述混胶搅拌轴为导热轴,所述混胶搅拌轴内部设置有胶液加热棒,所述胶液加热棒与胶温感应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分类下料仓、溶胶箱、混料器、溶胶器、混胶助溶器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溶胶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塑料原料进行加热溶胶,有效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烧毁胶液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对形成的胶液进行混合保温,保证了胶液成分的均匀稳定,利于提升后续塑料瓶成型生产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溶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明盛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海盐明盛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