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体施工用球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621.8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胡安红;任国梁;宫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向志杰 |
地址: | 71402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铰 本实用新型 旋转底座 转轴 表面设置 转体施工 固定杆 螺纹杆 螺纹帽 转动槽 找平 底板 顶部设置 刚性材料 内部设置 连接杆 水平仪 支撑腿 中轴处 转动 制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体施工用球铰,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顶部的中轴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且位于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下球铰,所述下球铰的顶部且位于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上球铰,所述下球铰的顶部和上球铰的底部形成转动缝,所述上球铰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刚性材料制造的支撑腿、连接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螺纹帽、螺纹杆和底板可以保证上球铰和下球铰的稳定性,而水平仪和螺纹帽、螺纹杆的相互利用可以对其进行找平处理,不用人工进行找平,也避免了误差的产生,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体施工用球铰。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经常需要跨越即有铁路、公路、峡谷等场合,这些场合由于受交通运输或无法在其上空施工作业等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成梁预制后进行就位方法施工。目前,该类桥梁施工主要采用梁体平推或转体施工方法,梁体平推施工分为横推和纵推两种,这两种方法均需搭建临时支墩和临时滑道,梁体下部放置于专用滑块上,滑块通过钢丝绳与对侧张拉千斤顶相连,平推施工时通过千斤顶牵引梁体缓慢移动到梁体就位处。该方法施工难度大,费时费力。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转体施工方法,即在铁路或公路一侧进行桥梁制作,成桥通过转体装置将桥梁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转体法施工能较好地避免对其它线路运输的影响,克服在高山峡谷、水深流急或船舶通航频繁的河道上架设大跨度桥梁的困难,尤其是对修建交通运输繁忙的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转体施工技术以其经济、方便、可靠的特点愈来愈受到桥梁建设者的青睐。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球铰进行固定,然后对其进行旋转,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球铰都需要进行找平定位,而这种定位找平需要人工利用水准仪进行四角测量并可能因为水准仪的距离较远而造成平衡误差,而这些平衡误差都需要后期利用混凝土进行填补,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转体施工用球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体施工用球铰,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体施工用球铰,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顶部的中轴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旋转底座的顶部且位于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下球铰,所述下球铰的顶部且位于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上球铰,所述下球铰的顶部和上球铰的底部形成转动缝,所述上球铰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上球铰的顶部和转轴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旋转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水平仪,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相对侧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和支撑腿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相交处通过固定销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连接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螺纹帽、螺纹杆和底板的制造材料均为刚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水平仪的主要作用是为整个转体施工用球铰进行找平处理。
优选的,所述转动缝的内部填充有润滑黄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刚性材料制造的支撑腿、连接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螺纹帽、螺纹杆和底板可以保证上球铰和下球铰的稳定性,而水平仪和螺纹帽、螺纹杆的相互利用可以对其进行找平处理,不用人工进行找平,也避免了误差的产生,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底座、2下球铰、3上球铰、4转动缝、5转动槽、6转轴、7顶板、8水平仪、9支撑腿、10连接杆、11第一固定柱、12第二固定柱、13固定销柱、14螺纹帽、15螺纹杆、1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带固定装置的钢管架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张拉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