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机器人的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8889.7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郭丽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坑 底盘 开口 信息获取设备 本实用新型 移动机器人 板式结构 底盘结构 外部信息 中部区域 不共面 底面 紧凑 机器人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底盘,所述底盘为板式结构且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凹坑与所述第二凹坑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的深度大于所述底盘的厚度,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的底面与所述底盘所在的平面不共面;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底盘的中部区域,用于容纳所述机器人的信息获取设备,以使所述信息获取设备能够获取外部信息。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底盘。
背景技术
智能移动机器人是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根据移动方式来划分,智能移动机器人包括:移动机器人、步行移动机器人(单腿式、双腿式和多腿式)、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爬行机器人、蠕动式机器人和游动式机器人等。它们不仅在工业、农业、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而且在城市安全、国防和空间探测领域等有害或危险场合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各类机器人中,移动机器人是较为重要的一类,也是各国研究的热点。移动机器人的底盘上安装有可与地面直接接触的滚轮,为了容纳和安装其他部件,还需对底盘的结构和布置进行相应的设计。
例如,CN206568831U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设置在底板上,微动开关配合有触发轴,触发轴上套设有两个触发轴导向块,两个触发轴导向块均固定在底板上,触发轴上还套设有触发压簧,触发压簧位于两触发轴导向块之间,触发轴与微动开关配合的相反端上设置有销轴,销轴上套设有轴承,轴承配合有一驱动轮系,驱动轮系包括电机、电机安装板和驱动轮,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板上,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安装板连接驱动轮,电机还和微动开关信号连接,在行驶过程中,当设置在底板上的机器人外壳受到碰撞时,驱动轮系能够挤压轴承,使触发轴克服触发压簧弹力触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控制电机关闭。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传统防碰撞更改外形和高度受限的问题。
又如,CN206703863U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包括底板、悬挂减震系统以及车轮,两个悬挂减震系统对称设于底板上,悬挂减震系统包括电机、电机支架、拉簧、第一控制臂、第二控制臂以及固定支架,电机横向设于电机支架上,第一控制臂的一端与固定支架一端铰接,第一控制臂的另一端与电机支架的上端铰接,固定支架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上,第二控制臂的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二控制臂的另一端与电机支架的下端铰接,拉簧的一端连接电机支架,另一端连接底板,车轮设于电机的转轴上。其通过将电机放置在双叉横臂的中间,利用固定电机的底板来作为双叉横臂的一个连杆,可解决空间占用问题。
再如,CN206719355U公开了一种重载移动机器人通用底盘结构,其包括底盘和位于底盘两侧的驱动轮,每个驱动轮均配备有一个驱动机构,每个所述的驱动机构的下方均固连有一块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通过弹性传动机构与底盘相连;所述的底盘上固设有承重轮,弹性传动机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承重轮的轴心位于驱动轮的轴心上方。该底盘的负载能力较强。
但是,由于机器人行业对集成度有较高要求,已有的底盘布置无法满足设计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对移动机器人底盘进行了全新设计,通过合理设计开口和/或凹坑等结构,可将机器人的滚轮合理地布置在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底盘,所述底盘为板式结构且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凹坑与所述第二凹坑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的深度大于所述底盘的厚度,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的底面与所述底盘所在的平面不共面;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底盘的中部区域,用于容纳所述机器人的信息获取设备,以使所述信息获取设备能够获取外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8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