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9870.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君凌 |
主分类号: | F24H9/14 | 分类号: | F24H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张清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燃气采暖热水炉 单元模块 挂板 挂钩 本实用新型 燃烧室单元 空气导流 连接结构 安装架 安装孔 集烟室 设备技术领域 挂钩式连接 空气导流板 一体式结构 对称设置 热交换器 一体结构 装配效率 燃烧器 挂装 省时 制作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采暖热水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体和单元模块,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体内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挂钩安装孔,所述单元模块包括一体式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置集烟室,所述集烟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热交换器,所述燃烧室下连接燃烧器,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一体式空气导流挂板,空气导流板与两侧的所述挂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挂板上对称设置挂钩,所述挂钩挂装于所述挂钩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单元模块的燃烧室和空气导流挂板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制成,制作简单,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之间采用挂钩式连接结构,装配效率高,且省人省时,减少了制作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采暖热水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环保、高效的提供采暖及生活热水越来越紧迫的提了出来,在短短数年内,国内的众多厂家争相研制、开发各类适用燃气锅炉。通常燃气模块炉的燃烧室侧面板三块是焊接在一起,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组装工作,费人费时,投入的制造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组装方便、省人省工的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体和单元模块,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体内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挂钩安装孔,所述单元模块包括一体式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置集烟室,所述集烟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热交换器,所述燃烧室下连接燃烧器,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一体式空气导流挂板,所述空气导流挂板包括空气导流板、两个挂板和空气导流孔,所述空气导流板与两侧的所述挂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空气导流板的外端设置所述空气导流孔,所述挂板上对称设置挂钩,所述挂钩挂装于所述挂钩安装孔内。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一体式燃烧室包括板材弯折构成的U形壳体,所述U型壳体的开口端通过螺钉连接燃烧室前盖板。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U型壳体的底板等间距各设置三个L型支脚,所述L型支脚一端与所述U型壳体的侧板为一体结构,所述L型支脚上设置安装孔,所述L型支脚之间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U型壳体的侧板连接为一体,所述侧板的一侧端面上并排设置若干U型槽。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底板和两块侧板的连接处设置三个矩形截面的切口,所述切口三边相连,所述切口内的切片一端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切片沿所述侧板向外延伸,所述切片的另一端向所述底板外侧弯折形成所述L型支脚。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燃烧室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体的连接结构,其所述L型支脚之间的底板和两块侧板的连接处设置切口,所述挂钩采用所述切口内切片伸展构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单元模块的燃烧室和空气导流挂板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制成,制作简单,单元模块与燃气采暖热水炉之间采用挂钩式连接结构,装配效率高,且省人省时,减少了制作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空气导流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君凌,未经刘君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9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