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0787.9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陆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间隙 石墨片 固定盖 固定夹 固定石墨 电极 弹簧 本实用新型 安装电极 产品性能 叠加组合 方案解决 绝缘外壳 浪涌冲击 梯形结构 外壳两端 旋紧固定 螺纹 松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的结构,包括外壳、固定盖、固定夹、电极、弹簧、石墨片、绝缘间隙,所述的若干组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叠加组合放置于圆形的绝缘外壳内,所述的固定夹沿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四周的均匀分布固定,所述的固定夹上设计有梯形结构槽,位于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的两端还有对应的安装电极,所述的电极与固定盖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外壳两端设计有螺纹,固定盖与外壳配合旋紧固定,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在浪涌冲击之后容易松动造成产品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的结构,属于工业防雷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通讯行业迅速发展,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正在对移动网络的稳定性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4G网络的应用和5G网络的研发,现存的移动基站技术及部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渐旺盛的数据业务需求;移动基站正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深覆盖、易部署、能耗低的小型化基站产品不断涌现。
小型以及微型基站由于体积较小,内部防雷要求更高,防雷器体积也更小,原有轨道安装式防雷器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技术和尺寸要求,对于高密度布置元件电路板在面积空间有限前提下,以及直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浪涌保护器一旦损坏,需要更换整块电路板,维护成本非常高;在此要求下,为了满足电源整体集成化、体积小型化、功率最大化的需要,电源电路板的设计趋于高度集成化;我们开发了一款体积小,易于焊接安装的防雷器底座,并配置遥信输出功能,相比直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防雷器,带有此种可焊接防雷器底座的防雷器,有着易于维护的优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设计出一种用于固定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的结构,该结构紧凑,能够很好的固定石墨片,在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叠层两侧设置有弹簧的力作用于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上,保证其经过浪涌冲击后不会发生松动。
发明内容:
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的结构,本方案通过将若干组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叠加组合放置于圆形的绝缘外壳内,且由绝缘固定夹四周固定,固定夹上设计有梯形结构槽,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两端还有对应的安装电极及其配置相应的弹簧结构连接,外壳两端设计有螺纹与固定盖配合旋紧固定,避免传统的石墨片固定方式存在空间局限性,在经过浪涌冲击之后,堆叠的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不会发生松动,造成产品性能下降甚至失效,满足电源整体集成化、体积小型化、功率最大化的需要,便于高密度布置元件电路板,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用于固定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的结构,包括外壳、固定盖、固定夹、电极、弹簧、石墨片、绝缘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组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叠加组合放置于圆形的绝缘外壳内,所述的固定夹沿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四周的均匀分布固定,所述的固定夹上设计有梯形结构槽,位于石墨片以及绝缘间隙的两端还有相应的安装电极,所述的电极与固定盖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外壳两端设计有螺纹,固定盖与外壳配合旋紧固定。
所述的外壳为圆柱形腔体结构,两端设置紧固螺纹,位于螺纹处留有电极引出孔,所述的固定盖与外壳配合旋紧固定,所述的石墨片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的电极位于石墨片和弹簧之间,其一端与石墨片相连接,下端设置一引脚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位于电极与固定盖之间配置有弹簧。
所述的固定夹为半圆形塑料件,中间具有梯形结构槽,用于固定石墨片及绝缘间隙材料,若干片固定夹均匀包裹在石墨片四周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用于固定石墨间隙的结构,改变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在经过浪涌冲击之后会发生有松动的现象,通过在电极与固定盖之间安装有弹簧很好的解决了此问题,弹簧使用在两端给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施加压力,保证其贴紧牢靠,同时,引脚直接可以焊接在电路板上,解决了石墨片及其绝缘间隙在浪涌冲击之后容易松动造成产品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0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