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4909.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分离轴承 快插接口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底座 排气口 支撑板 变速器壳体 排气阀组件 快插接头 连接杆 插接 影响生产效率 离合器液压 变速器 自由末端 输出管 同一面 汽车 零部件 组装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液压分离轴承本体上设有固定底座,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快插接口,排气阀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第一快插接头与第一快插接口配合插接,支撑板上设有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且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位于支撑板的同一面,第二快插接口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组装时,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零部件种类较多、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该液压分离轴承结构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轻量化和零部件优化降本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项目开发工作中的必须项。汽车轻量化就是在确保稳定提升汽车性能的基础上,节能化设计各总成零部件,持续优化车型。同时,随着整车厂的产能逐年增长,总装生产线的节拍也越来越快,平均到每辆车的工时越来越少,鉴于上述种种需要,更多轻量化、安装方便简单的零部件产品结构亟待投入到开发设计、生产中。
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现有技术中,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是单独分开的零部件,三通排气阀缸体是铸铝材料,安装三通排气阀时还需要一个铸铁的三通固定支架固定。当液压分离轴承总成装配至变速器离壳上后,还需一根离合硬管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到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上。因此,现有技术在装配液压分离轴承总成和三通排气阀总成时,涉及的零部件种类较多,不但增加整车成本,而且总装装配步骤繁杂,装配时间较长,影响汽车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投料管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零部件种类较多、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一种液压分离轴承结构,包括液压分离轴承本体,还包括排气阀组件,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上设有固定底座,所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通过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连接第一快插接口,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末端设有第一快插接头,所述第一快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插接口配合插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且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面,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用于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组装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该液压分离轴承结构集成了排气阀组件,固定底座上的第一快插接口与排气阀组件中连接杆自由末端的第一快插接头的配合插接,实现了液压分离轴承本体和排气阀组件的一体化,在组装时,只需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将第二快插接口与离合器液压输出管的接头插接,再将排气口和第二快插接口穿过变速器壳体并伸到变速器外,即可实现液压分离轴承本体和排气阀组件的装配,涉及的零部件更少,装配步骤更简单,减少工时的浪费,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分离轴承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个边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快插接口设于所述第一面上,所述第二面设有设有加强块。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为方体结构,所述加强块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具有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上设有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导向卡凸,所述第一快插接口上设有导向卡槽,所述导向卡凸与所述导向卡槽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4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离合器输油软管
- 下一篇:可控双向超越离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