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5527.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角撑 汽车 水箱框架 引导轴 框体支架 固定孔 钢管 承载 垂直 圆弧过渡连接 本实用新型 平面垂直 总成结构 固定轴 平面相 限位槽 引导角 总成本 抗扭 模具 中轴 简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汽车角撑杆包括承载钢管、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承载钢管之间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引导轴、第二引导轴,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处平面相垂直,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引导轴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以形成一引导角,第二固定板垂直设于第二固定轴的中轴上,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和限位槽,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模具投入低,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所处平面垂直的设计,以使汽车角撑杆与框体支架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连接,提高了汽车角撑杆与框体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各汽车厂商不断追求着产品操作性、安全性、舒适性、豪华型的提升。其中汽车抗扭强度作为汽车产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汽车水箱框架总成上汽车角撑杆的质量越来越受汽车生产商所重视。
现有的汽车角撑杆与汽车水箱框架总成内框体支架之间的结构繁琐,使得模具费用投入大、零件材料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模具投入低的汽车角撑杆及使用该汽车角撑杆的水箱框架总成。
一种汽车角撑杆,用于提高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包括承载钢管和分别设于所述承载钢管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承载钢管之间设有第一引导轴,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承载钢管之间设有第二引导轴,所述第一引导轴和所述第二引导轴均采用锥形结构,所述第一引导轴从与所述承载钢管的接触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半径依序减小,所述第二引导轴从与所述承载钢管的接触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半径依序减大,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处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引导轴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以形成一引导角,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中轴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内框体支架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第一引导轴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中部凹陷,所述限位槽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限位固定。
上述汽车角撑杆,通过所述承载钢管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起到了承载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处平面垂直的设计,以使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所述水箱框架总成结构的抗扭强度,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设计,以使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可直接采用螺纹螺母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有效的简化了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引导角的设计,有效的保障了所述汽车角撑杆与所述框体支架之间的三角形固定结构,且上述汽车角撑杆结构简易、模具投入低,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汽车角撑杆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还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水箱框架总成之间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钢管上设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承载钢管的内部凹陷,所述凹陷槽的底部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用于增大与所述凹陷槽底部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引导轴、所述承载钢管、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引导轴之间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角均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圆弧倒角用于降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顶角的尖锐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5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室盖板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小型汽车后备箱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