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天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5663.X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丁荣诚;游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18;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孙英杰;陈亮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杆 调节装置 微型天线 立柱 支架 套管 本实用新型 紧固组件 轴转动 非金属材料 伸缩管组件 测试效率 垂直固定 前后移动 上下移动 水平固定 配重块 滚轮 伸入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天线支架。该微型天线支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包括基座,底部设有滚轮;伸缩管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包括套管,伸入套管的立柱和紧固组件,立柱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在套管上;第一移动杆和第一调节装置,第一移动杆通过第一调节装置水平固定在立柱的顶部,第一移动杆能相对立柱前后移动且能绕自身轴转动后固定,在第一移动杆的一端设有配重块;第二移动杆和第二调节装置,第二移动杆通过第二调节装置垂直固定在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第二移动杆能相对第一移动杆上下移动且能绕自身轴转动后固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型天线支架操作灵活且能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场测试环境中的微型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手机等各种移动通信设备在汽车领域得到大量使用。研究表明,在手机等小型移动设备周围,仅有几瓦的发射功率,这些设备就能产生100V/m以上的场强。因此在传统的汽车电磁兼容测试领域中,有必要增加对该类小型无线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评估。这同时也符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大量使用电子电器设备而形成的恶劣电磁环境的现状。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现有的汽车及电子零部件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测试距离为3米或者1米,使用体积很大的发射天线(如双锥天线、对数周期天线和喇叭天线等)。为了研究这些小型移动设备对车载设备的影响,需要引入更有效的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
例如,汽车及电子零部件的标准开始要求使用近距离辐射抗扰度测试,如汽车电子ISO 11452-9以及福特标准RI 115就引用了SBA 9113小型天线。使用这一类具有极宽的带宽的小型天线,能和被试品(EUT)保持很近的距离(最小达5mm),使用10到20瓦的功放,就能产生非常高的场强。在测试过程中,要求试验人员把EUT表面划分为几个网格(例如宽度为10cm),对每个网格使用设定的场强进行两次测试(天线需要反转两个角度的极化方向),观察EUT的状态。天线到EUT的典型距离为5mm到50mm。
在以前没有专用的天线支架的情况下,需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都由人工手持天线进行操作,一个试验可能持续几十分钟,劳动强度大。尽管天线发射功率不大,但仍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的电磁波辐射。试验需求和人员操作的矛盾十分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型天线支架,整体操作方便,提高测试效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型天线支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包括,
基座,底部设有滚轮;
伸缩管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包括套管,伸入所述套管的立柱和紧固组件,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紧固组件固定在所述套管上;
第一移动杆和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杆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水平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移动杆能相对所述立柱前后移动且能绕自身轴转动后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设有配重块;
第二移动杆和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移动杆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移动杆能相对所述第一移动杆上下移动且能绕自身轴转动后固定;
第三移动杆和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移动杆通过所述第三调节装置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移动杆的顶部,所述第三移动杆能相对所述第二移动杆前后移动且能绕自身轴转动后固定;
第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一端,用于固定测试用微型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56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