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陶瓷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0820.6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8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危连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邦威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翁煌煜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活塞 第一挡板 稳定陶瓷 底端 热传递 餐桌 配合 本实用新型 滑动相连 烫伤手部 左右两侧 橡胶圈 桌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陶瓷碗,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左右两侧顶端均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贯穿第一套筒的底端,所述第三套筒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圈,所述第三套筒的内部顶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三套筒滑动相连。该稳定陶瓷碗,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一挡板的配合,能够使使用者将食物倒入第二套筒内部后,使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避免产生热传递,方便使用者将食物端到餐桌上,避免烫伤手部,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配合,能够使第二套筒与桌面隔绝减少热传递,通过第三套筒和活塞的配合,能够方便使用者使第一套筒固定在餐桌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陶瓷碗。
背景技术
陶瓷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在现有的制造的陶瓷碗,其碗足一般采用圈足,圆柱形结构设置,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碗底圈足结构比较小,不易拿放,碗口也采用平口结构,不便于饮食,例如申请号为201220625798.5的专利,包括陶瓷碗体、陶瓷碗底、陶瓷碗口,所述陶瓷碗底采用锥形结构,该专利在使用者将做好的食物倒入碗内后,碗体的温度较高,不方便使用者将食物端到餐桌上,会出现使用者被烫伤的情况出现,同时碗体直接与桌面接触,大大增加了热传递的速度,导致食物冷却的速度过快,长时间后需要再次加热再进行食用的操作,使用者使用起来极其的不便捷,同时该专利稳定性较差,在桌面较为光滑的情况下,会出现使用者意外触碰到碗体使其掉落到地上摔碎的情况出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陶瓷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陶瓷碗,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左右两侧顶端均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贯穿第一套筒的底端,所述第三套筒的底端安装有橡胶圈,所述第三套筒的内部顶端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三套筒滑动相连,所述活塞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三套筒的顶端设有垫片,所述第二顶杆贯穿第三套筒与垫片相连,所述垫片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第三套筒相连,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底端与垫片搭接相连,所述第二套筒贯穿第一套筒的顶端,所述第二套筒的左右两侧顶端均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套筒的顶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的底端中间安装有第一塞子,所述第一塞子贯穿第二套筒的顶端,所述第一塞子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左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相连,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滑槽相连,所述滑块的左侧安装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贯穿第一塞子,所述第一顶杆的左侧安装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与第二套筒搭接相连,所述滑块的顶端安装有拉杆,所述压盖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拉杆贯穿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压盖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压盖和第一塞子,所述压盖的顶端中间安装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正面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销轴与第三挡板相连,所述压板通过扭力弹簧与压盖相连,所述压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塞子,所述第二塞子贯穿通孔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端安装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壁套接有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壁右侧套接有把手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邦威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邦威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0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