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变截面多跨连续梁的悬臂浇筑挂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0883.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超;余建华;安文;高永河;王隽夫;徐文;闫晓波;杨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横梁 挂篮 本实用新型 菱形结构 悬臂浇筑 变截面 连续梁 底模 多跨 主桁 锚固装置 模板系统 行走机构 悬吊系统 轮装置 导轨 吊带 吊杆 反扣 风阻 内模 平联 外模 纵梁 应用 保证 | ||
1.应用于变截面多跨连续梁的悬臂浇筑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桁,包括三组双桁片菱形结构,三组双桁片菱形结构的中间通过横向平联连接;所述主桁通过锚固装置固定;
行走机构,包括导轨以及反扣轮装置;
悬吊系统,包括吊杆和吊带;
模板系统,包括外模、内模和底模;所述底模包括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以及连接于前下横梁和后下横梁之间的多根纵梁;
其中,还包括防风结构,所述防风结构为两组,分别设置于外模的两侧;所述防风结构包括:
一对框架系统,分别间隔设置于外模支架上,所述框架系统由第三杆体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并由多个第四杆体纵横交错的设置于第三杆体连接形成框架结构中,形成若干个第一方形框体;
若干第一封板,其间隔固定于框架系统中,对于同一框架系统,第一封板为间隔固定于第一方形框体中;对于一对框架系统,其中一个框架系统中的任一第一封板均不与另一个框架系统中的第一封板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截面多跨连续梁的悬臂浇筑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桁片菱形结构包括前框、后框、顶框、底框、连接杆以及加强件;所述前框、后框、顶框、底框通过连接杆连接形成菱形结构;
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连接杆的顶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前框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所述前框的中点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顶框的中点连接;
所述前框、后框、顶框、底框、连接杆以及加强件之间通过节点与销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变截面多跨连续梁的悬臂浇筑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结构,包括:
一对上下分布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于一对框架系统之间,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与所述外模支架连接;
一对上斜杆,其一端分别与一对框架系统上端连接,一对上斜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并与位于上方的第一横杆连接,所述一对上斜杆与一对框架系统上端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
一对下斜杆,其一端分别与一对框架系统下端连接,一对下斜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并与位于下方的第一横杆连接,所述一对下斜杆与一对框架系统下端的连线呈等边三角形;
第一竖连杆,其连接于一对上斜杆的另一端与一对下斜杆的另一端之间;
第二竖连杆,其连接于一对上下分布的第一横杆之间,所述第二竖连杆与框架系统最外侧的竖直设置的第三杆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其中,所述第二竖连杆、一对第一横杆、第一竖连杆连接而成的框体中设置有多个纵横交错的第五杆体,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方形框体;
若干第二封板,其间隔固定于若干个第二方形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08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三角挂篮
- 下一篇:一种移动模架可移动式平衡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