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1070.4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绪跃;王尔凡;邢孟江;乔峰;康建宏;林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滤波器 薄膜带 低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薄膜工艺 输出端口 滤波器 薄膜溅射工艺 低通滤波电路 二分之一波长 本实用新型 薄膜电路 布局电路 寄生通带 抛光处理 输入端口 谐振单元 电连接 二倍频 高频率 介质体 谐振器 顶层 多层 溅射 刻蚀 铺设 引入 | ||
1.一种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包括薄膜带通滤波器(10)及连接于所述薄膜带通滤波器(10)下方的LTCC低通滤波器(20);
所述LTCC低通滤波器(20)采用LTCC工艺形成低通滤波电路,所述LTCC低通滤波器(20)包括介质体(26),所述低通滤波电路设于所述介质体(26)内部,所述介质体(26)顶壁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所述薄膜带通滤波器(10)采用薄膜工艺形成带通滤波电路,所述带通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耦合的第一谐振单元(11)、第二谐振单元(12)、第三谐振单元(13)、第四谐振单元(14)及第五谐振单元(15),所述薄膜带通滤波器(10)具有输入端口(16)及输出端口(17),所述输入端口(16)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单元(11),所述第五谐振单元(15)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一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输出端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21)、第二电感(22)、第三电感(23)、第一接地电容(24)及第二接地电容(25),所述第一电感(21)及所述第三电感(23)分别设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两端;
所述第五谐振单元(15)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电感(21),所述第三电感(23)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输出端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谐振单元(11)、所述第二谐振单元(12)、所述第三谐振单元(13)、所述第四谐振单元(14)及所述第五谐振单元(15)均为U型谐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U型谐振器的长度为工作波长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介质体(26)顶壁设有托盘(27),所述第一通孔穿设于所述托盘(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TCC基板的薄膜带通滤波器,其特征是:所述介质体(26)的顶壁剖光后再覆设所述薄膜带通滤波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电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10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