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3407.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龙 |
主分类号: | C10L5/40 | 分类号: | C10L5/40;C10L5/46;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余华康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筛选装置 污泥 生物质燃料 成型系统 成型装置 输送管道 微波破壁 筛选 本实用新型 生物质材料 污水 技术要点 压缩成型 装置输送 燃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输送管道、微波破壁装置、筛选装置以及成型装置,所述输送管道将污水通过微波破壁装置输送到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将污水中的污泥筛选出,所述成型装置将筛选后的污泥进行压缩成型,实现了将污泥与生物质材料混合成燃料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燃料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城镇污水厂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属于量大面广的有机固体废物,我国已出台多项针对活性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政策、规范和标准,例如,2015年4月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规定现有活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活性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厂的活性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法、土地综合利用法和焚烧法。污泥填埋法受制于选址和填埋容量,土地综合利用法常受到污泥中病原菌、毒害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限制,焚烧法虽然处理彻底但投资大、运行成本偏高。剩余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我国大中型污水厂活性污泥干基热值约为5844~19303kJ/kg,是可观的可利用能源。将活性污泥与适当比例的煤、生物质等辅助燃料掺混,压制出具有一定形状和机械强度、可在工业锅炉中稳定燃烧的燃料,不仅可以大量消纳活性污泥,还能够做到较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将污泥与生物质燃料混合成燃料的成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系统,包括输送管道、微波破壁装置、筛选装置以及成型装置,所述输送管道将污水通过微波破壁装置输送到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将污水中的污泥筛选出,所述成型装置将筛选后的污泥进行压缩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管道内的污水通过微波破壁装置的时候,微波破壁装置对输送管道内的细胞进行破壁,然后将输送管道内污水输送到筛选装置,筛选装置将污水中的污泥筛选出,成型装置将筛选后的污泥进行压缩成型,能够将污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然后加工成生物质燃料。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波破壁装置包括微波破壁箱以及设置在微波破壁箱内的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破壁箱上设有与输送管道配合的通道,所述微波发射器设置在通道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管道内的污水通过微波破壁箱上的时候,微波发射器对输送管道内的细胞进行破壁。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道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污水在输送管道内的。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道由透明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微波发射器顺利的通过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混液池与脱水机,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水端与混液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混液池的出水口与脱水机的进料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进入到混液池的时候,混液池内有絮凝剂,能够起到将污泥从污水中分离出,然后通过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液池与脱水机之间连接有筛滤机,所述筛滤机的进料口与混液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筛滤机的出料口与脱水机的进料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筛滤机的时候,能够进一步起到将污泥从污水中分离出。
本实用新形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型装置包括烘干机、搅拌机以及成型机,所述烘干机的进料口与脱水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烘干机的出料口与搅拌机进料口连接,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与烘干机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搅拌机的出料口与成型机的进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龙,未经吴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3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