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4346.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76 | 分类号: | E04B2/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框架 前框架 十字块 新型龙骨 短柱 建筑工程 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 磁铁吸附 龙骨结构 前端设置 水平对比 转动连接 长框架 牢固性 磁铁 龙骨 短轴 拼接 开口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包括前框架、短柱和十字块、后框架和长条,前框架前端设置有至少二十根短柱,且短柱之间设置有至少十六个十字块,前框架后端设置有后框架,且后框架上下两端设置有长条,十字块前端贯穿设置有短轴,且十字块四侧均开有开口,该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由于后框架上下两端设置有长条,且长条通过圆柱与后框架转动连接,并磁铁吸附于后框架中,通过圆柱与磁铁相互配合使长条更牢固与长框架连接,且长条呈“矩形”状,工人在拼接前框架与后框架时可通过长条作为一个水平对比,防止前框架与后框架连接倾斜影响到龙骨整体结构的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龙骨,是用来支撑造型、固定结构的一种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宾馆、候机楼。客运站、车站、剧场、商场、工厂、办公楼、旧建筑改造、室内装修设置、顶棚等场所。龙骨是装修的骨架和基材,使用非常普遍,龙骨的种类很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龙骨、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钢龙骨等。根据使用部位来划分,又可分为吊顶龙骨、竖墙龙骨(隔墙龙骨)、铺地龙骨以及悬挂龙骨等。
但现有的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因为龙骨结构过于大型,且均由金属管相互组成,工人在拼接金属管时容易出现金属管之间拼接倾斜的情况,而如果工人未发现并且在后期使用到龙骨时,容易导致墙梁倾斜,所建筑的房屋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其次,由于龙骨中金属管的数量比较多,现有的拼接方法一般都是卡扣方式,而金属管与卡扣都暴露于空气中,且金属管口与卡扣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容易发生生锈的情况,影响到金属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为龙骨结构过于大型,且均由金属管相互组成,工人在拼接金属管时容易出现金属管之间拼接倾斜的情况,而如果工人未发现并且在后期使用到龙骨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龙骨结构,包括前框架、短柱、十字块、后框架和长条,所述前框架前端设置有至少二十根短柱,且短柱之间设置有至少十六个十字块,所述前框架后端设置有后框架,且后框架上下两端设置有长条,所述十字块前端贯穿设置有短轴,且十字块四侧均开有开口,且十字块内壁并位于开口内侧均紧密贴合有橡胶层;所述长条后端相接有磁铁,且长条前端表面嵌入设置有刻度表,所述长条左侧贯穿设置有圆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框架与短柱活动连接,并短柱呈纵横交错排列于前框架中,且前框架后端四角相接有连接柱,所述前框架后端通过连接柱与后框架固定连接,且前框架与后框架外侧四角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柱。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十字块内壁四侧均固定有两个卡扣,且十字块通过卡扣对短柱可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的内壁直径至少为3cm,并开口内壁直径大于短柱外壁直径,且数量至少为二十根的短柱之间均通过开口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条通过圆柱与后框架转动连接,并长条呈“矩形”状,所述磁铁吸附于后框架中。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刻度表的长度至少为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后框架上下两端设置有长条,且长条通过圆柱与后框架转动连接,并磁铁吸附于后框架中,通过圆柱与磁铁相互配合使长条更牢固与长框架连接,且长条呈“矩形”状,工人在拼接前框架与后框架时可通过长条作为一个水平对比,防止前框架与后框架连接倾斜影响到龙骨整体结构的牢固性,然后,工人可移动长条使磁铁脱离于长框架,并通过转轴将后框架上端长条向左旋转270°,长条会位于后框架的左侧,且将后框架底端的长条向上转动90°,长条会位于后框架的右侧,便于工人测量后框架、前框架拼接时的长与高是否水平,提高龙骨整体结构的规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4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外墙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