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6249.9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4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隽;张佳琳;骆其金;庞志华;梁文钟;黄亚丽;周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灰陶粒 碎石层 固态碳源 复合材料结构层 高效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系统 复合层 从上至下 人工湿地 本实用新型 池体侧面 缓释碳源 交错设置 同步提升 脱氮除磷 依次设置 出水口 沸石层 土壤层 细沙层 池体 分隔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池体侧面上设置有出水口,池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土壤层、细沙层、沸石层和碎石层,碎石层内设置有复合材料结构层,复合材料结构层将碎石层分隔为上碎石层和下碎石层,复合材料结构层包括粉煤灰陶粒层、固态碳源层和复合层,粉煤灰陶粒层、固态碳源层和复合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复合层包括若干的粉煤灰陶粒条和若干的固态碳源条,粉煤灰陶粒条和固态碳源条相互交错设置;该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粉煤灰陶粒及固态缓释碳源二者在人工湿地填料中的组合分布,可同步提升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投资、低能耗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现早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其对污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和磷具有良好的去除功能和作用。并且,人工湿地处理的对象广泛,例如生活污水、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等。
湿地处理系统的填料为微生物细菌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有机氮经氨化作用矿化为氨氮,在好氧条件下,氨氮经硝化作用转变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后在厌氧和有机碳源的条件下,经反硝化作用部分被还原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现有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在碎石层中并没有设置有其他物质,导致反硝化菌菌群数量有限,从而降低了系统脱氮效率;此外,现有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除磷效果差,除磷效果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可同步提升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的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步提升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的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侧面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池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土壤层、细沙层、沸石层和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复合材料结构层,所述复合材料结构层将碎石层分隔为上碎石层和下碎石层,所述复合材料结构层包括粉煤灰陶粒层、固态碳源层和复合层,所述粉煤灰陶粒层、固态碳源层和复合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复合层包括若干的粉煤灰陶粒条和若干的固态碳源条,所述粉煤灰陶粒条和固态碳源条相互交错设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粉煤灰陶粒层、固态碳源层和复合层的厚度相等。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池体底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出水口位于池体底部最低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池体侧面上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通过出水口与池体连通设置,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出的水泵。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池体底部的倾斜角度为10-20度。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细沙层和土壤层的粒径为1~5mm,所述沸石层的粒径5-9mm,所述碎石层及复合材料结构层的粒径为8-16mm。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土壤层和细沙层的厚度均为10-20cm,所述沸石层的厚度为15-25cm,所述上碎石层和下碎石层的厚度均为20-30cm,所述复合材料结构层的厚度为8-15cm。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6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