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6919.7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泰金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介质 烟气出口 烟气处理装置 热量调节 反应空间 烟气入口 放热 排出 烟气 吸收塔 筒体 吸收 烟气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 连通 升高 容纳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该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包括筒体、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筒体内设置有反应空间和用于容纳浆液的浆液空间,反应空间位于浆液空间上方,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均设置在筒体上,且与反应空间连通;第一热量调节部,第一热量调节部包括第一换热介质,第一换热介质吸收进入烟气入口之前的烟气的热量,并对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放热;第二热量调节部,第二热量调节部包括第二换热介质,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的热量,并对第一换热介质放热;或者第二换热介质吸收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并对第一换热介质放热,以使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温度降低后再升高。该烟气处理装置可以减少耗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锅炉排烟或工业尾气污染治理的SO2脱除方面,广泛使用的技术为湿法脱硫技术,如在吸收塔内喷淋浆液(如石灰石浆液),以吸收烟气中的SO2和/或SO3。经过湿法脱硫技术的喷淋洗涤净化后的烟气中大量携带微小液滴和水蒸气,虽然现有的吸收塔内均安装有除雾器,用于对净化后的烟气进行除雾,但目前实际情况,无论是平板式除雾器还是屋脊式除雾器,或任何一种其他除雾装置,均无法去除烟气中以蒸汽形式存在的水分,造成湿法脱硫技术的排烟含水率过高,耗水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湿法脱硫技术耗水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包括筒体、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筒体内设置有反应空间和用于容纳浆液的浆液空间,反应空间位于浆液空间上方,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均设置在筒体上,且与反应空间连通;第一热量调节部,第一热量调节部包括第一换热介质,第一换热介质吸收进入烟气入口之前的烟气的热量,并对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放热;第二热量调节部,第二热量调节部包括第二换热介质,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的热量,并对第一换热介质放热;或者第二换热介质吸收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的热量,并对第一换热介质放热,以使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温度降低后再升高。
可选地,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原烟气进管和净烟气出管,原烟气进管连接在烟气入口上,净烟气出管连接在烟气出口上,第一热量调节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原烟气进管上,以使进入烟气入口前的烟气与第一换热介质换热;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置在净烟气出管上,以使第一换热介质向从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放热。
可选地,当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的热量时,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空间内的浆液的热量。
可选地,吸收塔还包括浆液输送组件,浆液输送组件设置在筒体上,并将浆液空间内的浆液输送到反应空间内;当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的热量时,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输送组件内的浆液的热量。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通过第一介质管连接,第二热量调节部还包括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设置在第一介质管上,以使第二换热介质向第一换热介质放热。
可选地,第二热量调节部还包括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设置在浆液空间内,以使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空间内的浆液的热量。
可选地,第二热量调节部还包括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设置在浆液输送组件上。
可选地,浆液输送组件包括:浆液输送管,浆液输送管设置在筒体上,浆液输送管的第一端口与浆液空间连接,浆液输送管的第二端口与反应空间连接,第四换热器设置在浆液输送管上,且在第四换热器内,第二换热介质吸收浆液热量;浆液输送泵,浆液输送泵设置在浆液输送管上。
可选地,当第二换热介质吸收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的热量时,第二热量调节部包括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设置在净烟气出管上,沿烟气流动方向,第四换热器位于第二换热器之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泰金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泰金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6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