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8448.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谢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玥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01407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端 处理器 信号线接入 压紧装置 交换器 输入端 工频通信设备 处理空腔 多路并行 盒体 空腔 本实用新型 并列设置 电性连接 活动连接 控制处理 装置结构 上端 内侧端 外侧端 信号线 圆台状 侧壁 拆卸 通腔 交换 体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包括盒体、交换器和处理器,盒体内并列设置有交换空腔和处理空腔,交换器固定安装在交换空腔内,处理器固定安装在处理空腔内,处理器包括处理输入端、压紧装置和处理输出端,盒体的侧壁上开有信号线接入口,处理输出端和信号线接入口相对应,信号线接入口呈圆台状通腔,信号线接入口内侧端面的截面直径小于外侧端面的截面直径,压紧装置安装在处理器的上端,压紧装置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到处理输入端和处理输出端,压紧装置控制处理输入端中信号线的安装拆卸,处理输出端安装在处理器的侧面,处理输出端电性连接至交换器,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波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载波通信技术主要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即利用叠加在电力线上的高频载波信号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电力线载波通信由于无法直接穿透配电变压器,存在通信距离短、抗干扰性能差的缺点 ;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通信距离远且抗干扰性能强的新型载波通信设备。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专利号:CN201020627161公开了一种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具体内容是,设置调制变压器对母线的信号波进行分流和转发,进而调高载波通信过程中维修或者检测中的自由度。
上述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调制变压器的体积太大,占据了太多的使用空间,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关闭调制变压器,分路所连接的终端必须关闭,造成信号的中断,而且分路距离太远,不能及时检测,造成生产生活中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检测时间太久,影响生产生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路并行工频通信设备,包括盒体、交换器和处理器,所述盒体内并列设置有交换空腔和处理空腔,所述交换器固定安装在交换空腔内,所述处理器固定安装在处理空腔内,所述处理器包括处理输入端、压紧装置和处理输出端,所述盒体的侧壁上开有信号线接入口,所述处理输出端和信号线接入口相对应,所述信号线接入口呈圆台状通腔,所述信号线接入口内侧端面的截面直径小于外侧端面的截面直径,所述压紧装置安装在处理器的上端,所述压紧装置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到处理输入端和处理输出端,所述压紧装置控制处理输入端中信号线的安装拆卸,所述处理输出端安装在处理器的侧面,所述处理输出端电性连接至交换器。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铰接内柱、压紧柱和支撑伸缩端,所述铰接内柱活动安装在处理输出端的内部,所述压紧板通过铰接内柱铰接在处理输入端内部的侧面,所述压紧板和压紧柱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柱的一端刚性连接压紧板,所述压紧柱的另一端铰接至支撑伸缩端,所述支撑伸缩端铰接在处理器侧面离压紧柱较远的位置。
所述支撑伸缩端包括固定块、移动块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铰接在处理器的侧面,所述移动块铰接在压紧柱的端面,所述移动块包裹固定块一端的侧面,所述限位块刚性设置在固定块的侧面,所述限位块处在移动块的下端,限定移动块在固定块上所处的位置。
所述交换空腔和处理空腔之间设置有处理隔板,所述处理隔板下方开有交换输出通槽,所述处理输出端伸出的信号线通过交换输出通槽连接至处理腔体内处理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换器和处理器分开使用,从而使得盖载波通信设备在维修和检测时更加方便,通过集中传输,使得信号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中沿A—A线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玥,未经谢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8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力载波的故障检测系统
- 下一篇:组合输入信号MIMO无线通信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