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手套箱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9971.8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2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董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迅华越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30 | 分类号: | E05B83/30;E05B7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伍纯建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芯组件 卡接头 手套箱 汽车手套箱锁 齿轮锁 卡接腔 锁舌杆 锁杆 本实用新型 结构体 卡接盒 扣手 配合 连接结构体 全封闭连接 一端开口 开口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套箱锁,包括手套箱扣手、锁芯组件和设置在锁芯组件两侧分别与锁芯组件相配合的两根锁杆;手套箱扣手与其中一根锁杆相互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手套箱;锁杆包括与锁芯组件相互配合的齿轮锁杆和开关手套箱的锁舌杆,齿轮锁杆与锁舌杆相对的端部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体相连接;结构体包括卡接盒或卡接头;卡接盒内设置有容纳卡接头的卡接腔,卡接腔一端开口,卡接头通过该开口进入卡接腔内从而将卡接头限定在卡接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手套箱锁通过结构体全封闭连接,避免了齿轮锁杆和锁舌杆之间容易脱落的问题,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手套箱锁,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套箱锁是汽车上重要的储物空间,使用率极高。手套箱上设有手套箱锁,用于控制手套箱的开启与关闭。手套箱锁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手套箱的使用寿命,若手套箱锁结构设计不合理则会大大减少手套箱的使用寿命。目前用在手套箱上的手套箱锁普遍采用双边锁,锁结构比较间简单的手套箱锁主要通过手套箱扣手同时按压齿轮带动两端锁杆连动,齿轮与锁杆啮合在一起来控制手套箱的开启与关闭。现有的手套箱锁如图1、2所示,包括手套箱扣手1、锁芯组件2和设置在锁芯组件2左右两侧分别与锁芯组件2相配合的两根锁杆3;手套箱扣手1与其中一根锁杆3相互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手套箱;锁杆3包括与锁芯组件2相互配合的齿轮锁杆31和开关手套箱的锁舌杆32,齿轮锁杆31与锁舌杆32相对的端部通过相卡接盒和卡接头相连接。其中齿轮锁杆31和锁舌杆32如图2所示,在齿轮锁杆31上设置有卡接盒,在在锁舌杆32上设置有卡接头,其中卡接盒一侧是完全开放的,卡接头通过开放的一侧卡进卡接盒中;齿轮锁杆31与锁舌杆32匹配后,由于卡接头一半暴露在外面,没有完全封闭,会在受力情况下,锁舌杆32容易从没有封闭的卡接盒处脱落,造成此机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手套箱锁,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手套箱的锁杆容易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手套箱锁,包括手套箱扣手、锁芯组件和设置在锁芯组件左右两侧分别与锁芯组件相配合的两根锁杆;所述手套箱扣手与其中一根锁杆相互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手套箱;所述锁杆包括与锁芯组件相互配合的齿轮锁杆和开关手套箱的锁舌杆,所述齿轮锁杆与锁舌杆相对的端部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体相连接;
所述结构体包括固定设置在齿轮锁杆端部的卡接盒或卡接头,和固定设置在锁舌杆端部与齿轮锁杆上的卡接盒或卡接头相卡合的卡接头或卡接盒;所述卡接盒内设置有容纳卡接头的卡接腔,所述卡接腔一端开口,所述卡接头通过该开口进入卡接腔内从而将卡接头限定在卡接腔内。
通过设置一端开口的卡接盒,卡接头通过开口卡紧在卡接盒的卡接腔当中,从而使卡接头完全被封闭在卡接盒内,卡接头不会从卡接盒中脱落,避免了汽车手套箱失效。
进一步,在卡接腔内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接头上设置有卡台,所述卡接头通过卡扣与卡台相互卡接。通过设置卡扣和卡台可将卡接盒和卡接头牢牢固定在一起。
更进一步,所述卡扣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卡接头上分别设置有上卡台和下卡台;所述上卡扣、下卡扣和卡接盒的两个侧面构成所述卡接腔,所述上卡扣和上卡台相卡合,所述下卡扣和下卡台相卡合。通过在卡接盒上设置上卡扣和下卡扣以及在卡接头上设置上卡台和下卡台,使卡接头更加牢固的被卡紧,不会脱落。
进一步,所述卡扣开设在卡接盒的侧壁上。通过在侧壁上开槽,将卡扣设置在侧壁的槽内,节约了材料,且卡扣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卡接头更容易卡进卡接腔内,不会对卡接盒造成损伤。
进一步,所述卡接盒上开设有便于卡接盒的侧面扩张变形的通孔。在将卡接头卡进到卡接盒过程当中,卡接盒经挤压会受力变形,通过在卡接盒上设置通孔是卡接盒具有一定的弹性,卡接头更容易卡进卡接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迅华越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迅华越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9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三级锁位的电动吸合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用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