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6611.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梁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秋梅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德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侧板 动静脉留置针 粘性贴 保护装置 积木式拼装 右侧板 左侧板 保护壳体 竖向 本实用新型 动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 保护区域 末梢循环 输液过程 离型膜 留置针 粘性面 桡动脉 移位 脱管 足背 肢体 诊疗 监测 灵活 观察 检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底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左侧设有竖向的左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右侧设有竖向的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底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保护区域,所述左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底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各个所述粘性贴的粘性面设有离型膜。该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可以灵活解决患者的动静脉留置针在监测及诊疗、检验或输液过程中留置针容易脱管移位及可以观察肢体末梢循环的技术问题。特别是针对桡动脉、足背动脉留置针的保护,及手足静脉留置针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有创监测及检验在围术期、重症监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进行动脉穿刺这一操作并成功置入动脉留置针非常不易。特别是婴幼儿以及一些特殊患者,动脉血管较细,嫩,容易发生血肿,反复穿刺更加难以穿刺成功,造成穿刺失败,或者好不容易穿刺成功,一不小心导管移位脱管,造成穿刺彻底失败,或者中断监测及诊疗。这使保护动脉留置针非常迫切。
另外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血管穿刺,从而会带来疼痛和损伤,特别是婴幼儿都不愿进行多次血管穿刺,家长在孩子输液时也比较心痛孩子,也不愿进行多次血管穿刺,造成医患矛盾,所以现在大多数都使用留置针血管穿刺输液,以避免多次或反复血管穿刺。
但动静脉留置针在穿刺好的情况下,有许多因素会导致留置针位移、脱落、穿透血管等。例如:婴幼儿,因婴幼儿的血管较细较嫩,穿刺很不容易,而幼儿大多都没有自控能力,穿刺好的留置针在许多情况下(如:如玩耍、睡觉等)都容易碰到,而导致位移、脱落等,只能再次进行血管穿刺。3-10岁儿童,因此类儿童在输液时好动,玩性较大,留置针也容易移位脱管。而现在市场上还没有能够保护留置针脱管移位的而且可以很好观察肢体末梢循环产品,不能有效的保护留置针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该留置针保护装置可以解决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监测、诊疗、检验或输液的过程中留置针出现移位脱管而且可以很好观察肢体末梢循环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静脉留置针积木式拼装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底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左侧设有竖向的左侧板,所述底侧板的右侧设有竖向的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底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之间形成保护区域,所述左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底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所述右侧板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粘性贴,各个所述粘性贴的粘性面设有离型膜。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侧板垂直设置,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底侧板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底侧板插接,所述右侧板与所述底板插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底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梯形的插口,所述左侧板的底部设有梯形的插头,所述右侧板的底部设有梯形的插头,所述左侧板的底部的插头插入到所述底侧板左侧的插口内,所述右侧板的底部的插头插入到所述底侧板右侧的插口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顶侧板,所述顶侧板与所述底侧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顶侧板的左侧与所述左侧板的顶部插接,所述顶侧板的右侧与所述右侧板的顶部插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一个拱门状端板,所述端板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端板的上部与所述顶侧板插接,所述端板的下部与所述底侧板插接,所述端板的左侧与所述左侧板插接,所述端板的右侧与所述右侧板插接,所述端板将所述壳体的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底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顶侧板以及端板均为塑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秋梅,未经梁秋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6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留置针注射的避光手套
- 下一篇:一种无菌头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