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粉末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6711.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7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荣;熊传信;谢晓兰;杨晓斐;施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棒 玻璃漏斗 本实用新型 低速转动 固体粉末 减速电机 进样装置 圆形磁石 进样头 振动器 进样 固体粉末样品 不易沾污 测量仪器 干净玻璃 减振弹簧 接通电源 振动底座 振动支架 清洁 软磁圈 小凹槽 磁圈 导圈 漏斗 打扫 残留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粉末进样装置,包括玻璃棒、软磁圈、玻璃漏斗、圆形磁石、减速电机、振动支架、振动器、减振弹簧、振动底座。工作时,振动器带动玻璃漏斗振动,减速电机通过圆形磁石和软磁圈带动玻璃棒低速转动。将样品倒入玻璃漏斗中,玻璃棒低速转动,玻璃棒下端的锥形进样头通过自身的小凹槽使固体粉末样品均匀从玻璃漏斗中流入到测量仪器中,测量完成后,提起玻璃棒,对锥形进样头进行清洁,同时打扫并吹干净玻璃漏斗中的残留样品,重新将玻璃棒插入到玻璃棒导圈中,接通电源即可进行下一个样品的进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进样匀速、易于清洁及不易沾污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射光谱摄谱仪中的固体粉末进样装置,属于化学分析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发射光谱摄谱仪中固体粉末进样有皮带传动进样、漏斗振动进样和将粉末装入电极进样等方式。
皮带传动进样采用传送带和刮板将样品送入测量仪器中,刮板位于传送带中间的上方位置,利用刮板与传动带之间的间距控制传送带传送到测量仪器中的固体粉末的量,进样时,将固体粉末样品倒入到传送带上,当皮带匀速转动时,固体粉末样品就会被均匀地传送到测量仪器中。该方式由于皮带长度较长且表面积较大,样品会产生严重的沾污问题,因此不易清洁,此外,皮带易于老化,使用时间较短,需要经常更换,并且每次更换都非常麻烦,致使皮带传动进样使用效率较低。
漏斗振动进样是直接将固体粉末样品倒入到锥形漏斗中,通过振动器将锥形漏斗上下振动,固体粉末样品就会流入到测量仪器中,由于粉末样品的密度大小不一,密度大的样品在漏斗中流下的速度较快,密度小的样品在漏斗中流下的速度较慢,因此就会造成样品由于密度不同而产生进样的速度不同,从而使样品不能均匀地进入测量仪器中,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将粉末装入电极进样方式是用手工方法将固体粉末样品填入到电极凹槽中,然后再把电极装入测量仪器中,此方法由于需要手工方法进行装样,因此装样效率较低,且人为装样的松紧度对测量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将粉末装入电极进样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效率较高、进样匀速、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解决样品沾污问题的发射光谱摄谱仪中固体粉末进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不间断进样、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清洁方便、省时省力的固体粉末进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体粉末进样装置,包括玻璃棒、软磁圈、玻璃漏斗、圆形磁石、减速电机、振动支架、振动器、减振弹簧、振动底座;振动底座包括振动座弹簧盘、振动座支架和振动座底盘,振动座弹簧盘上方与减振弹簧连接,下方通过振动座支架与振动-座底盘连接;振动器安装在减振弹簧上,并与振动支架的振动支架下横梁连接;振动支架安装在振动器上,振动支架包括振动支架上横梁,玻璃棒导圈和振动支架下横梁,振动支架上横梁连接减速电机及玻璃棒导圈,振动支架下横梁左侧连接在玻璃漏斗上,将玻璃漏斗固定,右侧连接振动器;减速电机安装在振动支架上横梁上;圆形磁石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转动轴上;玻璃漏斗安装在振动支架上,并将固体粉末导入到测量仪器中;软磁圈固定于玻璃棒中间;玻璃棒穿过振动支架的玻璃棒导圈,使玻璃棒的锥形进样头位于玻璃漏斗内上方。
所述玻璃棒由一定长度的圆形玻璃棒制成,用于控制玻璃漏斗中的固体粉末匀速下落,玻璃棒下端为锥形,并有一定数量的竖形小凹槽,为锥形进样头,工作时,玻璃棒转动可以通过小凹槽使固体粉末样品均匀地从玻璃漏斗中流下。
所述安装在减速电机上的圆形磁石与软磁圈由于磁力作用相互吸引,起到齿轮一样的传动效果,软磁圈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进而使玻璃棒同时转动,当软磁圈离开圆形磁石后,软磁圈磁力消失,因而比较容易与圆形磁石分离。
所述振动器工作时,左右高频低幅振动,通过振动支架带动玻璃漏斗振动,使固体粉末顺利通过玻璃漏斗向下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6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