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7966.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8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7 | 分类号: | F28F9/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管组件 支撑模块 限位片 出口压板 筒体支架 底架 进炉 卡接 钎焊 冷凝器芯体 第一模块 模块主体 压板限位 筒体 进口 相对两侧 框架本 压板 支撑 | ||
1.一种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架,在所述底架上设置一冷凝器芯体;
一第一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和一第二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所述第一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的相对两侧,用于分别支撑设置所述冷凝器芯体两侧的D型集流管和筒体;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包括一第一模块主体,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上分别设有进口压板限位片和出口压板限位片;所述进口压板限位片卡接于所述D型集流管上的进口压板,以支撑所述进口压板;所述出口压板限位片卡接于所述D型集流管上的出口压板,以支持所述出口压板;
所述第二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包括一第二模块主体,在所述第二模块主体上设有多个筒体支架限位片,所述筒体支架限位片卡接于所述筒体的筒体支架,以支撑所述筒体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多个横筋和多个纵筋;所述纵筋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平行设置;在所述横筋上设有多个角铁条,所述角铁条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组件,且位于所述底架的顶部和所述冷凝器芯体的底部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冷凝器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角铁条为等距间隔地沿所述冷凝器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多个支撑模块环,所述支撑模块环设置在所述横筋上,所述支撑模块环用于当设置在第一模块主体上的托架限位销或设置在第二模块主体上的托架限位销插入至所述支撑模块环时,防止所述第一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或所述第二集流管组件支撑模块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压板限位片的上端具有一第一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面、倾斜面和垂直面,所述第一阶梯部的水平面、倾斜面和垂直面与所述进口压板的外表面相贴合,以使所述进口压板限位片的第一阶梯部支撑所述进口压板;所述出口压板限位片的上端具有一第二阶梯部,所述第二阶梯部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面、倾斜面和垂直面,所述第二阶梯部的水平面、倾斜面和垂直面与所述出口压板的外表面相贴合,以使所述出口压板限位片的第二阶梯部支撑所述出口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模块主体上还设有一第一端面限位片,所述第一端面限位片用于对所述D型集流管的端部的封头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支架限位片具有一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的内部侧面和内部底面与所述筒体支架的外表面相匹配,以使所述筒体支架限位片的凹槽部支撑所述筒体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模块主体上还设有一第二端面限位片,所述第二端面限位片用于对所述筒体的端部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条为等高角铁条,高度为30.49mm,宽度为34.7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尺寸为小于720mm*530mm的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79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