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丝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509.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温小斌;颜剑剑;李提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7/2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国强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丝 主灯丝 筒体 下盖 上端 支撑杆 灯体 上盖 发光 正负极 盖合 下端 本实用新型 交流电源 连接设置 上端固定 筒体内壁 筒体内部 透光材料 下端内壁 直流电源 凹槽处 中空的 点亮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灯丝灯,包括灯体和支撑杆,灯体为透光材料制成,灯体包括上盖、下盖和中空的筒体,上盖盖合于筒体上端,下盖盖合于筒体下端,支撑杆上端固定于上盖,支撑杆下端穿过下盖且固定于下盖,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凹槽,筒体内部设置有灯丝组合,灯丝组合由多个设置于中间的主灯丝和设置于两端的次灯丝组成,两端的次灯丝的数量分别比中间的主灯丝的数量多一个,且灯丝的连接设置使得灯丝组合接入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时都能够点亮,主灯丝固定于筒体内壁,使得主灯丝的正负极位于筒体上端或下端的凹槽处,次灯丝的正负极固定于凹槽内,使得主灯丝的发光部分和次灯丝的发光部分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发光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灯丝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丝灯,其灯丝采用多个串联或者并联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灯丝发光一致性较差。且现有的LED灯丝灯只能适用于直流电路,若要用于交流电路则需加装镇流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丝灯,灯丝发光一致性较好,且既能适用于直流电路又能适用于交流电路且无需加装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灯丝灯,包括灯体和支撑杆,灯体为透光材料制成,灯体包括上盖、下盖和中空的筒体,上盖盖合于筒体上端,下盖盖合于筒体下端,支撑杆上端固定于上盖,支撑杆下端穿过下盖且固定于下盖,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凹槽,筒体内部设置有灯丝组合,灯丝组合由多个设置于中间的主灯丝和设置于两端的次灯丝组成,两端的次灯丝的数量分别比中间的主灯丝的数量多一个,且灯丝的连接设置使得灯丝组合接入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时都能够点亮,主灯丝固定于筒体内壁,使得主灯丝的正负极位于筒体上端或下端的凹槽处,次灯丝的正负极固定于凹槽内,使得主灯丝的发光部分和次灯丝的发光部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灯丝组合由两个主灯丝和两端各三个次灯丝组成,第一主灯丝和第二主灯丝的负极相连,且连接第二次灯丝和第五次灯丝的正极,第一主灯丝的正极连接第一次灯丝和第四次灯丝的负极,第二主灯丝的正极连接第三次灯丝和第六次灯丝的负极,第一次灯丝和第三次灯丝的正极及第二次灯丝的负极连接电源正极,第四次灯丝和第六次灯丝的正极及第五次灯丝的负极连接电源负极。
更进一步的,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通过设置于支撑杆内部的导线连接于次灯丝。
更进一步的,主灯丝和次灯丝均为LED灯丝。
进一步的,灯体的下盖内壁设置有反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灯丝的正负极部分设置于凹槽,使得主灯丝的发光部分和次灯丝的发光部分连接在一起,且使灯丝不发光部分尽量重合从而提高发光的一致性。
2.通过灯丝组合方式来使灯丝灯适应交流和直流电路且整灯无需镇流器等元件,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颜色的灯丝进而使得灯丝能呈现不同颜色,应用于不同场合。
3.通过在灯体的下盖内壁设置反射涂层来提高功效和加快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丝组合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