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齿轮传动的智能数码产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788.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凤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道 马达 传动齿轮 下半圆 后壳 本实用新型 线路板 产品夹具 智能数码 单齿轮 滑动柱 右夹臂 齿轮 传动 面壳 光电传感开关 线路板连接 控制芯片 连接蜗杆 啮合联动 汽车震动 同一直线 自动夹紧 上半圆 左夹臂 掉落 反转 卡入 卡死 松开 蜗杆 正转 背面 摩擦 触摸 电池 体内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齿轮传动的智能数码产品夹具,包括面壳和后壳,面壳和后壳组成的壳体内安装有线路板、马达、电池、传动齿轮、左夹臂和右夹臂;线路板上设有控制芯片,并连接有马达正转红外/光电传感开关、micro USB充电口、USB输出接口、LED灯和开关;马达连接蜗杆,蜗杆和传动齿轮啮合联动;传动齿轮上设有上、下半圆滑道;上半圆滑道两端和下半圆滑道的两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左、右夹臂后侧分别设有左、右滑动柱,左、右滑动柱分别卡入上、下半圆滑道中;后壳背面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马达反转触摸释放开关。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夹紧及松开,方便实用,而且不会出现因汽车震动而掉落的情况。同时,减少了齿轮与齿轮之间的摩擦造成卡顿、卡死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单齿轮传动的智能数码产品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载手机夹是将手机放在这个底部托架上,然后通过手动压紧左右夹臂来夹紧手机,若想取下手机,必须在夹具背后的解锁按键放开齿轮,以此来松开左右夹臂。而这个解锁按键需要按住近1-2秒,夹住手机的左右夹臂具才会慢慢松开。缺点是:操作便利性欠佳,由于人们的惰性,希望手机放到夹具上时,左右夹臂就自动夹紧手机,取手机时,手夹住手机后,左右夹臂就慢慢松开。同时,传统车载手机夹的内部传动机构复杂,通过涡轮及若干个齿轮传动,由于齿轮数量多,使用久了之后,较容易出现卡顿、卡死现象,且配件多,也不利用生产、组装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单齿轮传动的智能数码产品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齿轮传动的智能数码产品夹具,包括面壳和后壳,所述面壳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脚托,面壳和后壳组成的壳体内安装有线路板、马达、电池、传动齿轮、左夹臂和右夹臂,所述马达和电池连接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控制芯片,并连接有马达正转红外/光电传感开关、micro USB充电口、USB输出接口、LED灯和开关;所述面壳上设有窗口,并安装有透明镜片,马达正转红外/光电传感开关位于透明镜片内侧且对准窗口;所述马达连接蜗杆,蜗杆和传动齿轮啮合联动;
所述传动齿轮上设有上半圆滑道和下半圆滑道,所述上半圆滑道呈“上凸拱形”,左端位于传动齿轮左边沿内侧,右端位于传动齿轮中心轴孔右侧;所述下半圆滑道呈“下凸拱形”,下半圆滑道左端位于传动齿轮中心轴孔左侧,右端位于传动齿轮右边沿内侧;所述下半圆滑道左端与上半圆滑道右端分别位于传动齿轮中心轴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上半圆滑道两端和下半圆滑道的两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后侧分别设有左滑动柱和右滑动柱,所述左滑动柱和右滑动柱分别卡入上半圆滑道和下半圆滑道中;
所述后壳背面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马达反转触摸释放开关。
所述面壳和后壳组成的壳体一侧设有套在开关上的开关推钮。
所述左夹臂、右夹臂和脚托上分别设有左夹臂硅胶垫、右夹臂硅胶垫和脚托硅胶垫。
当手机/数码产品放置在左右夹臂内,手机/数码产品底端向下压住脚托,马达正转红外/光电传感开关感应到手机在夹具内,此时马达正转,左右夹臂相向而夹,直至手机夹紧,马达停止工作。当取手机/数码产品时,手指在取的过程中触碰到马达反转触摸释放开关,此时马达反转,左右夹臂释放打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手机放上去时,左右夹臂会自动夹紧,当你想取手机时,夹住手机的左右夹臂会慢慢松开,方便实用,而且不会出现因汽车震动而掉落的情况。同时,较传统多齿轮传动结构,即减少了成本,又减少了齿轮与齿轮之间的摩擦造成卡顿、卡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凤,未经张春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7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