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层插袋式热奄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9907.8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琴;吴绍萍;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马光辉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袋 功能层 中药包 装入口 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 装填 插袋 分层 保温作用 热量流失 治疗效果 中药包装 中医理疗 包结构 密封部 内圈 填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插袋式热奄包,属于中医理疗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热奄包结构不合理导致使用不方便、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它包括C型外袋和置于外袋中的中药包,所述外袋内圈设有装入口,装入口设有密封部,外袋内设有上、下两功能层,其中上功能层装填有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温材料,下功能层装填具有药效的所述中药包。本实用新型中药包装填方便,装入口设计合理,而且保温材料能够尽量避免中药包的热量流失,从而提高了热奄包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理疗领域,涉及中药热奄包,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患者颈部范围的分层插袋式热奄包。
背景技术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又可通过热蒸气促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利用其药效和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目的。通过中药热奄包外敷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通筋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程度。
中药热奄包疗法可以应用于脚部、腿部、腹部以及颈部等位置,中国专利CN206979734U公开了一种比较适用于颈部等部位的热奄包,在其中一实施中,热奄包呈U型配合人体颈部,热奄包包括内袋和装入内袋中的填料,填料采用浸泡有中药成分的陶粒,通过陶粒优异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可有效吸收中药成分并在加热后挥发出来以渗透到患者病症部分。这种热奄包存在以下不足:1、热奄包在使用过程中,填料没有一定的保温措施,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降温(冬天尤其明显),这不能保证足够的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效果;2、上述专利在装入填料时,需要设置装入口,现有技术中一般设置在热奄包外侧,这种结构在使用的时候装入口必须密封防止填料掉出来;2、传统方法加热中药热奄包,在热奄包的使用过程中,药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降温(冬天尤其明显),则不能保证足够的治疗时间。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热奄包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奄包结构不合理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延长治疗时间的分层插袋式热奄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层插袋式热奄包,包括C型外袋和置于外袋中的中药包,所述外袋内圈设有装入口,装入口设有密封部,外袋内设有上、下两功能层,其中上功能层装填有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温材料,下功能层装填具有药效的所述中药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分层插袋式热奄包,当含有中药包的下功能层作用于人体皮肤后,通过在下功能层上设置具有保温功能的上功能层,能够降低中药包的热量流失,延长热奄包的使用时间,而且将装入口设置在外袋内圈,这样即使在使用时,装入口开口方向也能保持朝上,避免中药包在密封部没有密封的时候掉出来,当然密封部密封装入口也能降低中药包的热量流失。
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温材料为粗盐。粗盐是比较常见的保温材料,成本低且易获取。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功能层分割成多个装填中药包的中药袋。如果是在下功能层中装填一个整的中药袋,其结构还得匹配外袋的形状,如果直接装入较小的中药包,又容易堆在一起,影响使用,因此本限定将下功能层分割多个中药袋有利于装入体积较小的中药袋,而且能够避免中药包在使用过程中变换位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部采用拉链结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袋的的两端部设有连接部。该限定使得热奄包在使用时能够扣在颈部上,防止其掉下来。
进一步限定,所述下功能层设有温度感应装置,外袋表面设有温度显示器。该限定使得医护人员或病人能够监控热奄包的使用温度,避免热奄包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烫伤,而温度过低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中药包装填方便,而且不易掉出来,而且保温材料能够尽量避免中药包的热量流失,从而提高了热奄包的使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9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超声中频导药仪透化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脊柱康复用中医热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