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装置用尘满报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0218.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俞铭灿;何华祎;吴和圣;余其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丛臻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费微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体 电路接合 报警装置 报警结构 吸尘装置 出尘管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 非报警状态 报警状态 警报装置 上下移动 弹性件 集尘件 组件接合 弹性力 减小 壳体 排线 连通 体内 多样性 转换 脱离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装置用尘满报警结构,包括集尘件、出尘管、尘满报警装置,尘满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弹性件、导电体、电路接合组件、警报装置,壳体内设置有与出尘管连通的容纳腔,导电体位于容纳腔内并上下移动,电路接合组件与警报装置相连接,弹性件位于容纳腔内并为导电体提供弹性力,导电体与电路接合组件接合时形成报警状态,导电体与电路接合组件脱离时形成非报警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体上下移动实现了电路接合组件报警状态和非报警状态的转换,减小了报警结构的复杂性,解决了排线复杂、加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尘满报警装置除了可以安装在吸尘装置的出尘管上,还可以安装在集尘件中,提高了尘满报警装置安装位置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吸尘装置用尘满报警结构。
背景技术
木工切割锯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对木材进行切割的工具,备受人们的青睐。传统的木工切割锯在切割木材时,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灰尘会四处飞溅,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以及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木工切割锯的防尘性能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木工切割锯在切割时,一般会配合吸尘装置对产生的木屑、灰尘进行吸收采集,从而将木屑、灰尘统一存放。现有的吸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尘箱里的木屑、灰尘会逐渐增多,为了确保吸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吸尘,一般会在尘箱和吸入口之间设置报警提醒装置,当尘箱内木屑、灰尘即将堵住吸入口时,提醒用户及时清理,保证吸尘装置的高效工作,但现有的报警提醒装置大多是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的方式对尘箱内的灰尘量进行检测等,而且都设置在吸尘的管道上,这种设置方式除了存在着电路排线复杂、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外,还只能适用于吸尘管道处,需要对此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尘装置上报警装置设置的位置不够灵活,电路排线复杂、加工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吸尘装置用尘满报警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尘装置用尘满报警结构,包括集尘件、出尘管、尘满报警装置,所述出尘管与集尘件相连通,所述尘满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弹性件、导电体、电路接合组件、警报装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出尘管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上下移动,所述电路接合组件与警报装置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容纳腔内并为导电体提供弹性力,所述导电体与电路接合组件接合时形成报警状态,所述导电体与电路接合组件脱离时形成非报警状态。
出尘管是用于出尘的通道,能够将木屑、灰尘有效引导到集尘件中,集尘件用于收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灰尘并统一存放,避免木屑、灰尘等四处飞溅。而尘满报警装置用于在集尘件内木屑、灰尘即将堵住吸入口时进行报警,从而提醒用户及时清理,其中壳体用于统一容纳各个部件,保证各个部件使用时的一致性。壳体的容纳腔用于放置弹性件和导电体,并为导电体提供移动空间,弹性件为导电体的复位提供弹性回复力,电路接合组件用于连接警报装置。在集尘件的吸入口快要被堵住时,吹向集尘件的气流压力将会增大从而使得导电体所处的容纳腔与外界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从而将导电体向上顶起,使得导电体与电路接合组件连接形成报警状态,则警报装置将通过发出声音、发光、断电等方式提醒使用者对集尘件进行及时清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体的上下移动实现了电路接合组件报警状态和非报警状态的转换,大大减小了报警结构的复杂性,解决了排线复杂、加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尘满报警装置除了可以安装在吸尘装置的出尘管上,还可以安装在集尘件中,提高了尘满报警装置安装位置的多样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吸尘装置用尘满报警结构,所述电路接合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绝缘片、第二导电片,所述绝缘片设置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之间,所述警报装置分别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电连接,所述报警状态下,所述导电体同时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丛臻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丛臻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0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