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1703.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楠楠;吴静;杨佳希;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雨水 屋顶绿化 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测试单元 模拟单元 循环单元 土壤湿度传感器 量筒 水净化机构 储水机构 控制方式 喷淋机构 实时测定 依次设置 种植基质 种植植物 便利性 承重架 传感器 可拆卸 雨量筒 支撑台 主管道 支撑 平式 应用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雨水模拟单元、模拟屋顶支撑台和雨水循环单元,所述模拟屋顶支撑台上设有滞水性测试单元,其中,所述雨水模拟单元包括主管道和喷淋机构;所述模拟屋顶支撑台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模拟屋顶,所述模拟屋顶包括平式模拟屋顶或坡式模拟屋顶;所述雨水循环单元包括矩形承重架、水净化机构和储水机构;所述滞水性测试单元包括量筒、雨量筒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实时测定不同的种植基质和种植植物在屋顶绿化应用时对不同雨量的滞蓄作用,控制方式简便,能够为屋顶绿化研究带来巨大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得雨水在地表的径流增加,地表高峰流量增大且时间提前,城市较易突发暴雨,而现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排水能力有限,使得城市较易发生雨洪内涝。城市的屋顶绿化可以利用植物及生长基质滞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降雨高峰径流量,从而减缓城市排水管网压力,减少城市洪涝的发生。此外,屋顶绿化也是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虽然屋顶绿化在减缓雨水径流方面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截留雨水的量化方面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实验也存在偏差。其结果一方面不利于实现研究结果的可比性,难以综合多个实验结果获得一般性结论,而且可重复性差;另一方面在针对一个城市制定具体的雨水径流控制目标时难以建立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雨水模拟单元、模拟屋顶支撑台和雨水循环单元,所述模拟屋顶支撑台上设有滞水性测试单元,其中,
所述雨水模拟单元包括主管道和喷淋机构,所述主管道一端与雨水循环单元连接,另一端通过一活动支架与喷淋机构连接;
所述模拟屋顶支撑台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模拟屋顶,所述模拟屋顶包括平式模拟屋顶或坡式模拟屋顶;
所述雨水循环单元包括矩形承重架、水净化机构和储水机构,所述水净化机构和储水机构均设置于矩形承重架内,且水净化机构和储水机构间通过一软管连接,所述储水机构通过一流量计与主管道连接,所述矩形承重架底部设置有滚轮;
所述滞水性测试单元包括量筒、雨量筒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雨量筒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模拟屋顶内,所述量筒设置于模拟屋顶支撑台上,分别连接模拟屋顶和水净化机构,该量筒与水净化机构间还设有一个带阀门的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喷头、喷头阀门和弯管,所述喷淋管通过弯管与主管道连接,所述弯管固定在活动支架上,所述喷头安装于喷淋管上,并连接喷头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平式模拟屋顶包括结构框和多个可替换模块层,所述结构框为上方开口的立方体结构,多个所述可替换模块层从下到上依次安装于结构框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坡式模拟屋顶包括结构框、多个可替换模块层和可升降机构,所述结构框为上方开口的立方体结构,多个所述可替换模块层从下到上依次安装于结构框内部,所述可升降机构设置于结构框与模拟屋顶支撑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框具有一玻璃侧面,该玻璃侧面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储水箱和主水泵,所述主水泵设置于储水箱内,并通过流量计与主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有一侧面为带有刻度的有机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1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