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合细菌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2539.8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庄英萍;王泽建;王志华;王永红;储炬;张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02;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合细菌 发酵罐 氧化还原电位电极 氮气 空气输入单元 输入单元 发酵 本实用新型 培养装置 主控单元 工业生物技术 光合细菌菌液 参数信息 单元连接 管道连接 管路连接 在线监测 生长 速率和 底物 菌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合细菌的培养装置,包括发酵罐、空气输入单元、氮气输入单元、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单元、pH值控制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发酵罐内注有光合细菌菌液,所述空气输入单元和氮气输入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至发酵罐内,所述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单元连接至发酵罐内,所述pH值控制单元通过管路连接至发酵罐,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发酵罐中的参数信息,控制所述空气输入单元、氮气输入单元和pH值控制单元,使发酵罐中的光合细菌达到最高生长速率。本实用新型利用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在线监测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提高菌体的生长速率和对底物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光合细菌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合细菌,如深红红螺菌的培养粗犷,工艺落后,无法实时在线监测光合细菌的培养情况,无法对光合细菌的生长过程做出及时调控。因此,导致最终的菌体生长速率较低,对底物的利用低,生产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合细菌的培养装置,利用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在线监测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提高菌体的生长速率和对底物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合细菌的培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发酵罐、空气输入单元、氮气输入单元、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单元、pH值控制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发酵罐内注有光合细菌菌液,所述空气输入单元和氮气输入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至发酵罐内,所述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单元连接至发酵罐内,所述pH值控制单元通过管路连接至发酵罐,所述主控单元根据发酵罐中的参数信息,控制所述空气输入单元、氮气输入单元和pH值控制单元,使发酵罐中的光合细菌达到最高生长速率。
进一步,所述空气输入单元和氮气输入单元连接至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发酵罐内。
进一步,所述培养装置还包括尾气单元,所述尾气单元连接至发酵罐内,接收发酵罐的排气。
进一步,所述pH值控制单元通过盐酸调节发酵罐内菌液的pH值。
进一步,在所述发酵罐中安装搅拌器。
进一步,所述发酵罐上方设置照明单元。
进一步,所述光合细菌为深红红螺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在线监测深红红螺菌的培养过程,对深红红螺菌的生长过程实施在线调控,促进深红红螺菌的生长和底物的代谢;
(2)改进了深红红螺菌粗放的培养工艺,实现了深红红螺菌培养过程的在线控制;
(3)将深红红螺菌培养密度OD由1.52提高到2.59,在生长周期内对琥珀酸利用提高了13.95%,对铵离子的利用提高了14.29%;
(4)适用于对深红红螺菌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发酵罐; 2.空气输入单元;
3.氮气输入单元; 4.氧化还原电位电极单元;
5.pH值控制单元; 6.主控单元;
7.混合单元; 8.混合单元;
9.搅拌器; 10.照明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细胞表面张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发酵控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