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栓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2953.9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2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栓导管 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 固定包 输液管 固定装置 可拆卸配合 患者头部 粘贴式 腔体 容纳 松紧 医疗器具 重合 粘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栓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包,所述固定包上设有将其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包内设有容纳溶栓导管输液管的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技术中,溶栓导管在使用的时候,输液管杂乱无章的放置在患者头部附近,输液管很容易被误碰到导致溶栓导管脱落,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通过在固定包内设置容纳溶栓导管输液管的腔体,可以有效的避免该问题。2、本实用新型的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均为粘贴式可拆卸配合,方便患者使用,同时粘贴式的可拆卸配合可以通过改变粘贴时重合部分的大小来改变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的松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栓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病人危害大,动脉血栓易造成肢体缺血坏死,甚至死亡,静脉血栓可能导致病人肺栓塞而死亡。导管溶栓是国际上推荐的治疗血栓性疾病有效、安全的方法,导管溶栓是指置溶栓导管顶端于患者动脉或静脉血栓末段,连接微量泵推注尿激酶,行腔内溶栓治疗。
现有技术中,溶栓导管输液管长度较长且没有专用的固定装置,经常发生因误碰输液管导致溶栓导管脱落的现象,尤其是溶栓导管置于患者颈部治疗时,输液管的固定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溶栓导管固定装置,可以有效的溶栓导管输液管进行固定,避免因为误碰输液管导致溶栓导管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溶栓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包,所述固定包上设有将其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包内设有容纳溶栓导管输液管的腔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套接在患者额头处的第一固定带以及套接在患者颈部的第二固定带,所述固定包靠近腔体底部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带相连,所述固定包靠近腔体口部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带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两根第一子带,两根第一子带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包相连,两根第一子带的另一端构成可拆卸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包为布袋,所述腔体为布袋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两根第二子带,两根第二子带相互配合共同套接在布袋口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布袋,两根第二子带的一端共同设有连接部一,两根第二子带的另一端共同设有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连接部二构成可拆卸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包背离患者头部一面设有观察腔体内溶栓导管输液管的透明观察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包靠近患者头部一面采用棉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技术中,溶栓导管在使用的时候,输液管杂乱无章的放置在患者头部附近,输液管很容易被误碰到导致溶栓导管脱落,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通过在固定包内设置容纳溶栓导管输液管的腔体,可以有效的避免该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的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均为粘贴式可拆卸配合,方便患者使用,同时粘贴式的可拆卸配合可以通过改变粘贴时重合部分的大小来改变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的松紧。
3、固定包背离患者头部一面设有透明观察孔,可方便观察输液管在固定包内的情况,有无脱落、有无反折、输液管内有无回血等情况。
4、固定包靠近患者头部一面采用棉布,降低了患者过敏的可能,尤其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来说,大大降低了风险。
5、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使用后可浸泡消毒,反复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溶栓导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溶栓导管固定装置位于患者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未经安徽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