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3556.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思煜;施云高;徐林森;陈红;张孝俣;夏明;朱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静压 轴芯 止推轴承 测试系统 涡轮 本实用新型 高速性能 环形外壳 径向轴承 回转盘 伸出段 左盖板 通气 供气管道 供气压力 锁紧螺母 涡轮外罩 性能参数 轴向压力 左右两侧 供气部 供气孔 加载孔 左端面 加载 内腔 锁紧 供气 悬浮 施加 测试 检测 | ||
1.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环形外壳,所述环形外壳内腔设有一个轴芯,所述轴芯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环形外壳左右两端之外,所述轴芯左右伸出环形外壳的部分分别为左伸出段和右伸出段,
所述轴芯的中部和环形外壳之间设有两个空气静压径向轴承,所述轴芯的右伸出段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回转盘,所述回转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的外缘凸出回转盘的外缘,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凸出回转盘的部分之间设置有调整环,所述调整环厚度大于回转盘厚度,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和调整环与环形外壳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所述环形外壳内开有供气管道,所述环形外壳一侧开有与供气管道相连通的第一供气孔,通过所述供气管道同时给两个空气静压径向轴承和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供气,从而使得轴芯完全脱离开两个空气静压径向轴承实现径向悬浮以及回转盘完全脱离开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实现轴向悬浮;
所述轴芯的左伸出段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涡轮,所述涡轮外罩有一个左盖板,所述左盖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偶数个第二供气孔,通过第二供气孔向左盖板内部通气从而带动涡轮旋转,所述涡轮的左侧通过一个锁紧螺母锁紧,所述锁紧螺母左端面与轴芯左端面平齐,所述锁紧螺母左侧罩有一个固定的加载罩,所述加载罩与锁紧螺母之间不接触,所述加载罩左端中部开有一个加载孔,通过加载孔向加载罩内通气从而对轴芯左端面施加轴向压力;
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位移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加载罩内且位于锁紧螺母左侧,所述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位于右侧的空气静压止推轴承的右端,且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探头正对着所述回转盘,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轴芯的右侧;
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供气部,通过供气部分别向所述第一供气孔、第二供气孔和加载孔提供压缩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部包括空气压缩机、气罐、并联的多个供气气路,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口与气罐相连接,并联的多个供气气路的进气端分别与气罐输出口相连接,并联的多个供气气路的出气端一一对应的分别与第一供气孔、偶数个第二供气孔、加载孔相连接,每个供气气路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节流阀、流量计、调压阀、压力表,其中与第一供气孔相连接的供气气路为第一供气气路,与第二供气孔相连接的供气气路为第二供气气路,与加载孔相连接的供气气路为加载供气气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偶数个叶片,每个叶片为弧形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气孔的轴心线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空气静压止推轴承右侧设有一个右盖板,通过右盖板将两个空气静压止推轴承、调整环与环形外壳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壳通过一个基座夹紧固定,所述基座包括上夹紧部和下夹紧部,通过上夹紧部和下夹紧部合在一起将环形外壳夹紧固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静压止推轴承高速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上的每个叶片呈左右对称,所有叶片的对称面在同一个基准对称面上,所述基准对称面与涡轮的轴心线垂直,第二供气孔的轴心线位于所述基准对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35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加载跑合试验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综合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