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梁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3833.0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敏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柱 钢筋网 主筋 加固结构 原梁 本实用新型 钢筋结构 结构胶 箍筋 钢筋 混凝土砂浆 胶粘剂 承载能力 高强钢筋 焊接连接 混凝土梁 建筑整体 强力结构 原建筑 预设 粘结 灌注 铺设 合并 覆盖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梁加固结构,包括既有梁柱、原梁钢筋网、结构胶、新增主筋、新增钢筋网、箍筋以及层面。所述既有梁柱为原建筑已有的混凝土梁。所述原梁钢筋网为铺设在既有梁柱内部的钢筋结构。所述结构胶为强力结构件胶粘剂,粘结在两相邻既有梁柱的空隙之间。所述新增主筋为围绕着既有梁柱预设的高强钢筋。所述新增钢筋网为围绕着既有梁柱焊接连接在新增主筋上的钢筋结构。所述箍筋为将新增主筋和新增钢筋网连接到原梁钢筋网上的钢筋。所述层面为灌注在既有梁柱上覆盖新增主筋和新增钢筋网的混凝土砂浆。本实用新型并梁加固结构,将两个梁柱合并为一个整体,增强了建筑整体承载能力,而且施工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两个梁柱靠得很近的建筑,到现在的这个年代,早已是受损很严重了,但是有一些建筑存在着很大的意义的,拆除的话会损失很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既有的相邻梁柱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加固,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加固技术,但是对于两相邻的既有梁柱柱的加固技术还不是很多,加固的效果也远达不到预设的需求,而且结构很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并梁加固方案,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并梁加固结构,包括既有梁柱、原梁钢筋网、结构胶、新增主筋、新增钢筋网、箍筋以及层面。所述既有梁柱为原建筑已有的混凝土梁。所述原梁钢筋网为铺设在既有梁柱内部的钢筋结构。所述结构胶为强力结构件胶粘剂,粘结在两相邻既有梁柱的空隙之间。所述新增主筋为围绕着既有梁柱预设的高强钢筋。所述新增钢筋网为围绕着既有梁柱焊接连接在新增主筋上的钢筋结构。所述箍筋为将新增主筋和新增钢筋网连接到原梁钢筋网上的钢筋。所述层面为灌注在既有梁柱上覆盖新增主筋和新增钢筋网的混凝土砂浆。
作为优选,所述结构胶压缩强度大于60MPa。
作为优选,所述新增主筋强度为HRB400。
作为优选,所述层面的混凝土砂浆强度为C15级。
本实用新型并梁加固结构,将两个梁柱合并为一个整体,增强了建筑整体承载能力,而且施工简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并梁加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既有梁柱、2-原梁钢筋网、3-结构胶、4-新增主筋、5-新增钢筋网、6-箍筋、7-层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并梁加固结构,包括既有梁柱1、原梁钢筋网2、结构胶3、新增主筋4、新增钢筋网5、箍筋6、层面7。
所述既有梁柱1为原建筑已有的混凝土梁。所述原梁钢筋网2为铺设在既有梁柱1内部的钢筋结构。所述结构胶3为强力结构件胶粘剂,粘结在两相邻既有梁柱1的空隙之间。所述新增主筋4为围绕着既有梁柱1预设的高强钢筋。所述新增钢筋网5为围绕着既有梁柱1焊接连接在新增主筋4上的钢筋结构。所述箍筋6为将新增主筋4和新增钢筋网5连接到原梁钢筋网2上的钢筋。所述层面7为灌注在既有梁柱1上覆盖新增主筋4和新增钢筋网5的混凝土砂浆。
具体实施时,所述结构胶3压缩强度为60MPa。
具体实施时,所述新增主筋4强度为HRB400。
具体实施时,所述层面7的混凝土砂浆强度为C15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敏,未经陈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3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纤维自粘带
- 下一篇:一种建筑裂缝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