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水质分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6195.8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卓海华;刘辉;刘云兵;兰静;吴云丽;翟婉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18 | 分类号: | G01N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样管 样品瓶 微型抽水泵 浮子 下端 上端 本实用新型 分样装置 出水管 收集杯 尖嘴 瓶口外表面 水环境监测 水质 精准控制 瓶口连接 样品收集 自由滑动 抽水泵 分样 套接 键盘 穿过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水质分样装置,涉及水环境监测领域。它包括样品瓶、微型抽水泵、出水管、进样管、浮子和样品收集杯,微型抽水泵位于样品瓶上方,样品瓶的瓶口外表面设置有接口,微型抽水泵的底部通过接口与样品瓶的瓶口连接,微型抽水泵的上端设置有抽水泵键盘;进样管的上端位于微型抽水泵内,进样管的下端穿过接口后通入样品瓶内;进样管的下端与浮子套接,进样管的下端位于浮子内部,且浮子能沿着进样管上下自由滑动;浮子的下端为尖嘴部分,尖嘴部分能在样品瓶内保持在水面下50mm位置;收集杯位于样品瓶的旁边;出水管的一端与进样管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位于收集杯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分样过程精准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监测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全自动水质分样装置。
背景技术
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取代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 1-1999)。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min后,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在不同的采样规范中具体的分样过程表述基本相似,具体为:
(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4.2.3.2节规定:“(9)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10)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α、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2)《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2013)3.2.8节规定:“1含有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水样,应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量筒),静置30min;在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用吸管将水样移入样品容器后,再加入保存剂;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在实际的采样、分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不确定因素,从而严重影响检测结果,使得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1)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样品中可沉降固体(悬浮物)在分样容器中静置沉降30min的过程,属于静沉降,水样中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与悬浮物粒径、组成、含量以及水环境化学等特征密切相关,同时还因不同类型的悬浮物颗粒受到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不同影响其絮凝能力,导致其沉降速率不同。但总而言之,样品在分样容器中静置30min后,水样中悬浮物在分样容器中会形成一个从水表到容器底部的连续沉降带,上层悬浮物浓度低,越往下悬浮物浓度越高。因此在分样过程中,吸管在不同深度移取的样品其中所含有的悬浮物浓度是不一致的。而悬浮物含量与水样中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金属元素含量等密切相关。这种不一致,将使得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2)不同实验室可能采用的分样筒形容器不一致(主要是不同容器直径不一致),分取相同体积样品时所需要移取样品的深度(Δh)不一致;
(3)不同检测参数需要的样品体积不同,导致分样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样品实际需要分取的样品体积不同,即在筒形容器相同(直径)的情况下,不同检测参数所需要移取的样品深度(Δh)不一致。
(4)不同样品管理人员或采样人员,在分取样品的过程中,因没有严格控制采样体积,所移取的样品体积不同而导致分取样品间存在的不均匀性。
(5)因目前分样过程全过程为人工操作,导致样品沉降30min这一时间不好严格控制,导致分样过程对检测结果出现影响。
(6)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对于大规模的样品采集活动这一弱点尤其显著。
因此提供一种全自动水质分样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未经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6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水水质监测用水样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尿液取样阀及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