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工程施工吊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6324.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1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磊 |
主分类号: | E04B9/08 | 分类号: | E04B9/08;E04B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纵梁 本实用新型 吊顶结构 吊装横梁 滑槽 工程施工 线性阵列 定位孔 矩形限位块 表面滑动 吊顶材料 固定式 相对面 户型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建工程施工吊顶结构,涉及吊顶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对第一吊装纵梁和吊装横梁,第一吊装纵梁一表面线性阵列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吊装纵梁一端面开有一滑槽;滑槽一表面通过第一吊装扣固定连接有吊装横梁;滑槽一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吊装纵梁;第二吊装纵梁一表面线性阵列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吊装纵梁一相对面固定有矩形限位块;第二吊装纵梁一端面开有一T型卡槽;T型卡槽一表面通过第二吊装扣固定连接有吊装横梁,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吊装纵梁和第二吊装纵梁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屋顶吊顶材料均为固定式,不能适用于不同户型的房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房建工程施工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屋顶吊顶时,通常采用框架式捆扎连接的方式,虽然结构简单实用,但长时间使用后,由于下垂重力的影响及捆扎部位捆扎时用力不均的原因,造成下垂与脱落的现象,给业主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和要重新更换吊顶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工程施工吊顶结构,通过第一吊装纵梁和第二吊装纵梁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屋顶吊顶材料均为固定式,不能适用于不同户型的房间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屋顶吊顶长时间使用后由于下垂重力的影响及捆扎部位捆扎时用力不均造成下垂与脱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房建工程施工吊顶结构,包括一对第一吊装纵梁和吊装横梁,所述第一吊装纵梁一表面线性阵列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吊装纵梁一端面开有一滑槽;所述滑槽一表面通过第一吊装扣固定连接有吊装横梁;
所述滑槽一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吊装纵梁;所述第二吊装纵梁一表面线性阵列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吊装纵梁一相对面均固定有矩形限位块;所述第二吊装纵梁一端面开有一T型卡槽;所述T型卡槽一表面通过第二吊装扣固定连接有吊装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纵梁一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L型连接件;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一表面通过螺钉与墙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横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滑槽一表面与矩形限位块一表面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装纵梁一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连接件;所述第二L型连接件一表面通过螺钉与墙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扣包括第一T型滑块;所述第一T型滑块一表面固定有第一矩形连接件;所述第一矩形连接件一表面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吊装横梁一表面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吊装扣包括第二T型滑块;所述第二T型滑块一表面固定有第二矩形连接件;所述第二矩形连接件一表面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吊装横梁一表面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横梁一表面固定有两根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固定有吊装梁;所述吊装梁一表面固定有一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一表面与吊装梁一表面之间形成一板材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扣在滑槽中的位置可调,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吊装扣在T型卡槽中的位置可调,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房建工程施工吊顶结构进行一体的设计,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磊,未经孙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换气及风暖功能的集成吊顶装饰条
- 下一篇:一种钢管吊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