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配设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8383.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8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卞正涛;帅玉兵;王浩;郭超;任海波;谢京刚;焦惟;李冬冬;杨剑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晁璐松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结构 预制构件 对位系统 行走系统 装配设备 顶扣板 车身 运输 吊装作业 底扣板 导轨 拼装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导轨移动 滚动连接 横向位移 空心箱体 竖向位移 传统的 连系梁 对位 合成 驱动 施工 | ||
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配设备系统包括导轨、运输装配设备、至少两个车身以及连系梁;每个车身滚动连接在导轨上;车身包括车身结构、行走系统和对位系统;车身结构包括顶扣板和底扣板,并且顶扣板与底扣板共同拼合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空心箱体;行走系统安装在车身结构上,用以驱动车身结构沿导轨移动;对位系统安装在车身结构上、用以调整待运输预制构件的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预制构件放置在车身结构顶扣板上,并通过车身结构、行走系统和对位系统完成其运输及安装工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的重吊装作业量大、安全隐患多、吊装作业占地面积大、对位拼装作业劳动强度高以及拼装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配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预制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预制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我国综合预制管廊工程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从全国综合预制管廊试点城市的建设情况看,综合预制管廊的建设方式主要以新区开发配套建设为主,施工方法主要以明挖现浇法为主。明挖现浇法是我国最成熟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具有技术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廉,可通过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建设速度等优点,但现浇作业也存在施工现场的工人劳动强度高、工力需用量大、安全隐患多、资源能耗大、污染排放大、建筑垃圾废弃量大、精细化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目前装配式综合预制管廊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大型起重机械吊运拼装,辅助人力推、拉、撬的施工方法。在劳动力强度未明显降低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拼装精度,同时起重设备需要基坑边规模庞大的吊装站位场地,并且需要对吊机站位处的地面采取大范围加强措施;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首先在基坑底部施作垫层,然后在垫层上铺干拌砂浆找平层,再后使用履带吊或龙门吊将构件吊入基坑进行对位,同时工人手持撬杠等工具辅助对位,对位完成后,通过构件纵向的内部预留孔道,穿入预应力筋,通过预应力将前后两个构件拉紧。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包括如下几点:1、吊车吊运构件以及人工辅助对位的拼装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吊车司机的操作技术,最终导致预制构件的拼装精度很难保证;2、在起重机械的选择上,采用履带吊作为吊装机械时,由于履带吊自身重量较大,必须与基坑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因此,必须保证基坑一侧有宽阔的施工场地供吊车站位使用;3、必须对吊车行走、站立路线上的全部地面进行配筋硬化处理,而这些硬化层,最终要破除废弃;4、龙门吊受安全坡度要求、无法转弯,不能随意转场等限制,对综合预制管廊工程的适用性很差,同时全线建设龙门吊临时轨道基础的工程体量也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配设备系统,要解决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的重吊装作业量大、安全隐患多、吊装作业占地面积大、对位拼装作业劳动强度高以及拼装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构件的运输装配设备系统,包括有导轨和运输装配设备;所述运输装配设备包括有至少两个车身以及连接相邻车身的连系梁;其中,每个车身均滚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车身包括有车身结构、行走系统和对位系统;所述车身结构包括有顶扣板和底扣板,并且顶扣板与底扣板共同拼合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空心箱体;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车身结构上,用以驱动车身结构沿导轨移动;所述对位系统安装在车身结构上、用以调整待运输的预制构件的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所述预制构件放置在车身结构的顶扣板上,并通过车身结构、行走系统以及对位系统相互配合完成其运输及安装工作。
优选的,所述预制构件为预制综合管廊或者管涵。
优选的,所述导轨至少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铺设;其中,每根导轨通过锚栓安装在基坑底部的垫层上。
优选的,所述行走系统包括有行走驱动装置、齿轮、第一传动链条和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8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