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用的新型坍落度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8755.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君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华豪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线 梯形缺口 主体侧面 混凝土拌合物 坍落度筒 观察窗 坍落度 重合 开口结构 曲面结构 梯形圆弧 透明材料 外表面具 圆台结构 主体中心 线对称 中位线 底端 空芯 侧面 | ||
一种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用的新型坍落度筒,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空芯圆台结构,所述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主体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梯形缺口,所述主体侧面的梯形缺口分布于主体中心线对称的两侧或多侧,所述主体侧面的梯形缺口嵌设有透明材料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梯形圆弧曲面结构,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所述第一标记线位于所述主体高的1/3处,所述第二标记线位于所述主体高的2/3处。所述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与所述主体侧面的梯形缺口的中位线相重合,所述主体的中线与所述梯形缺口的中线相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用的新型坍落度筒。
背景技术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常采用坍落度试验法。混凝土坍落度仪由捣棒、坍落度筒、装料漏斗、测量钢尺及直尺、小方铲、抹刀和底板等组成,并应符合现行业标准《混凝土坍落度仪》JG/T 248的规定。其中坍落度筒的尺寸为上下口内径分别为100和200mm,高度为300mm。坍落度筒整体铸造加工时,应采用符合GB9439中的球墨铸铁,筒壁厚度不应小于4mm;整体冲压加工时,应采用材料性能不低于45A无缝钢管,筒壁厚度不应小于1.5mm。现有坍落筒的观察窗是从上顶贯穿至下底,如申请号为201620191765.2的技术方案:
该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类教学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坍落度筒,包括坍落度筒本体,所述坍落度筒本体呈空心圆台状,所述坍落度筒本体上部设置有把手,下部设置有脚踏,所述坍落度筒本体上还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上安装有透明挡板,透过所述透明挡板可观察到坍落度筒本体内的混凝土情况。通过在坍落度筒上设置可视窗,在可视窗上设置透明挡板,使用者可通过透明挡板较直观的观测到坍落度筒内的混凝土情况,在捣实时,也能较清楚的看到捣棒捣实混凝土的过程,使注入和捣实过程规范化,提高坍落度检测的精确度,解决了现有坍落度筒无法观测到内部混凝土的情况的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无法观测内部情况的问题,但这种从顶部贯穿至底部的观察窗使其整体的结构不稳固。
坍落度试验法步骤:(1)用湿布擦拭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把坍落度筒放在铁板上,用双脚踏紧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2)装上装料漏斗,用小方铲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每层捣实后高度约为筒高的1/3左右。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在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插捣深度要求为,底层应穿透该层,上层则应插到下层表面以下约10~20mm,浇灌顶层时,应将混凝土拌和物灌至高出筒口。顶层插捣完毕后,卸下装料漏斗,刮去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并用抹刀抹平。(3)清除坍落度筒外周围及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将坍落度筒垂直平稳地徐徐提起,轻放于试样旁边。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3~7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由上述步骤可知,用小方铲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每层捣实后高度约为筒高的1/3左右。但在实际试验操作时,往往很难达到上述要求。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进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时能使坍落度筒内混凝土拌和物的加料高度做到更精准,方便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用的新型坍落度筒,包括主体。
所述主体呈空芯圆台结构,所述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主体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梯形缺口,所述主体侧面的梯形缺口分布于主体中心线对称的两侧或多侧,所述主体侧面的梯形缺口嵌设有透明材料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梯形圆弧曲面结构,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一标记线和第二标记线,所述第一标记线位于所述主体高的1/3处,所述第二标记线位于所述主体高的2/3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华豪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华豪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8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封装结构
- 下一篇:玻璃析晶梯度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