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杀虫采集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8831.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包自超;陈德鑫;张国超;冯超;王晓强;孟凡超;王静;王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鑫;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A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 昆虫 采集瓶 旋转筒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加热部 瓶体 套筒 瓶盖 加热药剂 杀虫药剂 依次设置 工作部 加热板 内腔壁 人性化 杀虫剂 底面 遮挡 贯通 器材 侧面 申请 死亡 威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杀虫采集瓶,涉及杀虫器材技术领域,所述瓶体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用于加热药剂片的加热部,放置杀虫药剂片的药剂部和用于杀虫的工作部,所述加热部和药剂部设置加热板;当所述旋转筒旋转时,旋转筒的通孔与套筒的通孔贯通或者旋转筒的内腔壁遮挡套筒的通孔,所述瓶盖设置在瓶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申请的杀虫采集瓶时,基本可以避免杀虫剂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其对人体的威胁,提高安全性;可以根据昆虫实际的毒杀情况来选择是否继续冲入毒气,能够提高效率,人性化使用;毒气从侧面注入,而不是选择从底面,能够避免毒气直接喷向昆虫,更容易使昆虫慢性死亡,且保持昆虫整体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杀虫采集瓶。
背景技术
昆虫杀虫采集瓶是昆虫学科研和教学中采集昆虫标本的必备工具,用以迅速毒杀捕获昆虫。目前,依据昆虫杀虫采集瓶使用药剂的主要成分可将其分为2类,即潮解性药剂杀虫瓶和挥发性药剂杀虫瓶。潮解性药剂杀虫瓶的主要成分氰化物(如氰化钾KCN或氰化钠NaCN)在潮湿的空气中水解产生氢氰酸(HCN),具有剧毒性。该类药剂毒瓶制作方法较繁琐,首先需在瓶底平铺一层0.2~0.5cm的木屑并压实,再在其上侧铺撒一层0.2cm的氰化物并压实,然后再铺上一层0.5cm的木屑并予以压紧,最后再铺上一薄层石膏粉并喷洒少许水于石膏粉上令其固化,固化后在石膏上平铺一张滤纸。潮解性药剂毒瓶使用的药剂具有剧毒性和管制性,携带和使用均受到限制,而且氰化物毒杀的昆虫虫体较硬,不利于标本的制作,因此在昆虫标本采集过程中潮解性药剂杀虫瓶的使用逐渐减少。
中国专利CN 203884508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小型昆虫毒瓶,包括杀虫瓶瓶身、杀虫瓶瓶盖、药剂附着瓶,杀虫瓶瓶盖的内部中央位置与药剂附着瓶的瓶底固定连接,药剂附着瓶内装有药剂附着材料,药剂附着材料上附着有药剂,药剂附着瓶的瓶口设有药剂附着瓶瓶盖,药剂附着瓶瓶盖的顶端为网状结构。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具有杀虫采集的作用,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打开杀虫瓶瓶盖,将适量氨水滴入药剂附着瓶瓶内的药剂附着材料上,有毒性的药剂会挥发到空气当中,易伤害手指;对于不同种类昆虫所需要的药剂量无法进行定量化设计,使用多了浪费,使用少了,还需要二次添加,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杀死昆虫,得到良好的昆虫标准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开或者关闭,方便使用,最大程度的降低杀虫药剂对人体的伤害,设计了一种杀虫采集瓶。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杀虫采集瓶,包括无盖的瓶体和瓶盖,还包括加热板、隔离网、旋转支架、套筒和旋转筒;所述瓶体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用于加热药剂片的加热部,放置杀虫药剂片的药剂部和用于杀虫的工作部,所述加热部和药剂部设置加热板,所述药剂部和工作部之间设置隔离网,所述旋转支架固定设置在工作部内,所述旋转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套筒,所述旋转筒与套筒旋转连接,所述旋转筒的底端设置在旋转支架上,所述套筒和旋转筒的侧面均设有数个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旋转筒的外侧面与瓶体的内侧壁设有与加热部相贯通的空腔,所述旋转筒的顶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设置在瓶体的顶端;当所述旋转筒旋转时,旋转筒的通孔与套筒的通孔贯通或者旋转筒的内腔壁遮挡套筒的通孔,所述瓶盖设置在瓶体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筒的顶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设有与旋转筒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筒的顶端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瓶盖设有与旋转筒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部为一从瓶体侧面的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部的底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药剂片的固定条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为一从瓶体底面的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为PTC发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为透明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鑫;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未经陈德鑫;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8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蚊香支架
-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的草席虫类振动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