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9692.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2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辉;杜磊;吕雪梅;李志明;赵庆国;郭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氮除磷装置 好氧生物 生物填料 硝化 厌氧 本实用新型 缺氧 金属网架 硝化作用 好氧池 挂膜 生物填料球 生活污水 依次连通 沉淀池 缺氧池 生化性 厌氧池 减小 填充 工作量 微生物 存活 引用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内设有金属网架,所述金属网架内填充有硝化菌生物填料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在投加大量硝化菌生物填料后,提高A2O负荷,减小容积,即使在需处理污水生化性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使得生物填料顺利挂膜,从而避免引用生活污水挂膜,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冬季微生物不易存活,普通A2O负荷低,硝化作用差,而投加硝化菌生物填料后,能够提高A2O负荷,增加硝化作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是一种常用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作用,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后续增加深度处理后,可作为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厌氧-缺氧- 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因为是生物处理,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对其进行生物培养,在温度条件适宜,pH适宜、污水中可生化有机物含量较高且无有毒害物质存在时,活性污泥处理生物培养较容易。但在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气温较低等条件下,好氧段硝化作用不好。
采用污水进行活性污泥培养,采用设定流速进行连续培养。污泥培养开始时,将污水注满反应装置,连续闷曝7d,每天换一次水,使微生物逐渐适应进水水质。闷曝结束后改为小流量进水,在气水比为10∶1的条件下进行曝气。挂膜前期及后期每天对出水的有机物浓度(以CODCr为指标)及NH4+-N 进行监测。如现有污水条件不好,可先采用生活污水挂膜,然后采用现有污水驯化。
现有的处理过程:污水经进水管进入A2O厌氧池,厌氧池设在前端,起到生物选择器的作用,经缺氧池后进入好氧池内。缺氧池在好氧池之前,一方面由于反硝化消耗了一部分碳源有机物,可减轻好氧池的有机负荷,另一方面,也可起到生物选择器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污泥膨胀;同时,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度也可以补偿部分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好氧池在缺氧池之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
但是,现有A2O污水处理装置,因冬季运行负荷较低,反应池容积较大,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回收经济效益差。因此,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厌氧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池内设有金属网架组,所述金属网架组内填充有硝化菌生物填料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投加大量硝化菌生物填料后,提高A2O负荷,减小容积,即使在需处理污水生化性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使得生物填料顺利挂膜,从而避免引用生活污水挂膜,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冬季微生物不易存活,普通A2O负荷低,硝化作用差,而投加硝化菌生物填料后,能够提高A2O负荷,增加硝化作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硝化菌生物填料球的填充率为60-70%。
进一步,所述金属网架组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好氧池的两侧,两组所述金属网架之间还设有推流泵。
进一步,两组所述金属网架组分别为第一金属网架组和第二金属网架组,所述第一金属网架组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网架;所述第二金属网架组包括至少连个金属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9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