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用的脑组织牵开通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0323.6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3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生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翔<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037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组织 套芯 本实用新型 开通道装置 漏斗形管道 内镜手术 上端孔径 上宽下窄 上下两侧 神经外科 手术工具 术前定位 侧面 漏斗状 气动臂 牵开器 专用的 上端 扶手 拔出 空腔 拉钩 内镜 蛇皮 深浅 通孔 下端 嵌入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用的脑组织牵开通道装置,包括漏斗形管道和套芯,所述管道上下两侧设有通孔,上端孔径大于置于下端孔径,外形呈漏斗状,管道上端两侧设有扶手,方便内镜气动臂和蛇皮拉钩牵开器的固定。侧面设有刻度,由于独特的上宽下窄的结构,方便通道进入脑组织,切最大程度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拔出套芯后手术工具借助设于通道中的空腔到达脑组织患处,进行后续手术工作;另外管道侧面设有刻度,便于根据术前定位情况或手术需要决定管道嵌入患处的深浅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用的脑组织牵开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外科发展到微创时代,神经内镜技术便是微创技术之一,若病变部位较深,位于脑实质之内,在神经内镜置入时往往损伤其他好的脑组织,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如何为神经内镜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通道目前还未解决。
因此,亟需一种安全性能更高的内镜手术用的通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用的脑组织牵开通道装置,管道为漏斗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用的脑组织牵开通道装置,包括漏斗形管道,所述管道上下两侧设有通孔,且所述置于上端的通孔孔径大于置于下端的通孔孔径,所述管道上端两侧设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管道侧端设有刻度区。
优选的,所述套芯上端设有开口且下端为封闭状。
优选的,所述管道为纳米材料、聚乙烯或有机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装置为漏斗形管道,且管道上侧两端设有扶手,侧端设有刻度,由于独特的上宽下窄的结构,方便通道进入患者患处,同时手术工具借助设于通道中的空腔到达患者患处,上段宽阔的口径方便手术器械的操作;另外管道侧端设有刻度,便于根据患者情况或手术需要决定管道嵌入患处的深浅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用的脑组织牵开通道装置,包括漏斗形管道1及设于管道1内的套芯5,所述管道1上下两侧设有通孔2,且所述置于上端的通孔2孔径大于置于下端的通孔2孔径,所述管道1上端两侧设有扶手3。管道1侧端设有刻度区4。管道1为纳米材料、聚乙烯或有机玻璃。
具体使用时,将管道1嵌入患者患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在借助刻度区4的情况下决定管道1插入的程度,拔出套芯5,套芯5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用于专门封堵管道1防止进入脑组织造成脑组织切割损伤,手术工具通过管道1的空腔到达患处,对患处进行后续手术治疗,其中扶手3用于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内镜手术用的通道,达到微创,另外管道1为新型环保无毒耐高温分子纳米材料、聚乙烯类或有机玻璃类,不易摔碎,耐高温,保证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生,未经刘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0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宫腔镜勾刀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实时压力监测功能的脑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