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回流观察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2513.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3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莉;姚峰;陈秀芹;张学阳;徐华;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艳莉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盖 滴斗 观察 防回流 本实用新型 漏斗状 软质 压盖 密封 孔洞 静脉输液器 软质输液管 上部开口 滴斗腔 软质管 张力膜 倒置 两组 上盖 连通 上口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回流观察滴斗,属于静脉输液器中的一部分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回流观察滴斗,包括软质观察滴斗,软质观察滴斗上口为开口,观察滴斗上部开口上与观察滴斗的壁密封相连的下部环状盖,下部环状盖上部设有至少顺序相接的两组中部环状盖,上部环状盖上部为压盖,压盖为倒置的漏斗状且漏斗状的顶部口与软质管相连,中部环状盖与下部环状盖间、两相连的中部环状盖间和中部环状盖与上部环状盖间设带有孔洞的张力膜,上盖、中部环状盖、下部环状盖和观察滴斗组成除上下端与软质输液管相连的连通口外的密封观察滴斗腔。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回流观察滴斗,属于静脉输液器中的一部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对输液器中的液面进行监控,若输液完成后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回血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空气进入人体,危机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现有的输液器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造成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大。
目前已有的防止血液回流的装置通常采用直接堵住的方式,例如专利公告号CN2601096的点滴注射器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使用点滴塞。点滴塞整体 放置在输液瓶内的液体中,且点滴塞顶部为空腔,使点滴塞浮在点滴液的上部。当点滴液即将用尽,点滴塞随液面降到输液瓶的瓶口处,点滴塞形状与瓶壁内轮廓相配合以堵住瓶口。由于点滴塞相对点滴瓶的内径要小,在输液瓶受力摇晃状态 下点滴塞会在瓶中任意翻滚而无法有效封闭瓶壁,出现漏气现象,导致药液会继续下流,失去堵塞效果。
另一种思路是利用液体的水面透液薄膜在观察滴斗内具有张力的现象,将药液阻隔在薄膜处。该技术在专利输液器(公告号CN102485282A)中有介绍。但是该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薄膜在药液表面所形成的张力会出现因输液器的晃动导致张力失效的情况,进而引发堵漏失败,薄膜失去作用,隐患依旧没有彻底的消除。同时该输液器的薄膜固定结构容易脱落,在使用中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回流观察滴斗,解决滴斗在输出端压力导致的回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回流观察滴斗,包括软质的透明的观察滴斗,观察滴斗上口为开口,观察滴斗开口设环状盖,环状盖包括与观察滴斗的壁密封相连的下部环状盖,下部环状盖上部设有顺序相接的两组中部环状盖和上部环状盖,上部环状盖上部为压盖,压盖为倒置的漏斗状,漏斗状的顶部口与软质管相连,中部环状盖与下部环状盖间、两相连的中部环状盖间和中部环状盖与上部环状盖间设带有孔洞的张力膜;
下部环状盖和中部环状盖上顶面为上部直角面,上部直角面的较低平面设置在内侧,中部环状盖的下顶面和压盖的下顶面设与上部直角面相接触配合的下部直角面,相接触的下部直角面的较低平面与上部直角面的较低平面设所述的张力膜;
下部直角面的较低平面与上部直角面的较低平面间距离小于张力膜厚度,张力膜在下部直角面和上部直角面间挤压下在边缘位置形变并被固定住;
中部环状盖和下部环状盖为硬质不可压缩,上部直角面和下部直角面的竖向内侧面设有软质可压缩的环状突起,上部直角面和下部直角面的竖向内侧面的环状突起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张力膜表面的空洞均匀分布,张力膜空洞的大小为0.2-0.5mm。
作为优选,下部环状盖为实心环状,下部环状盖的下端面内凹成嵌入观察滴斗壁的槽,所述槽的深度为8-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了多层张力膜,为液体防回流阻隔提供多层冗余保障;提供合理的张力膜结构,提高张力膜在使用中的药液流速,避免在输液中造成药液流速过慢;设置合理的张力膜固定结构,实现张力膜的合理安全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艳莉,未经张艳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2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