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部快速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2883.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娜;方凯;姚影;王高升;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 |
代理公司: | 11394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轩文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箱 通风管 本实用新型 快速散热装置 抽风系统 降温系统 结构稳定 快速散热 气门开关 汽车后座 汽车内部 散热降温 顶盖 进气孔 连通处 两侧壁 上端面 车顶 侧壁 两路 连通 密封 环绕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部快速散热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夏日汽车内难以快速散热降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散热箱,所述的散热箱置于汽车后座下方,散热箱和固定环绕布设在车顶的U形的通风管连通,连通处安装有气门开关,所述通风管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进气孔,通风管固定连接在散热箱两侧壁外侧,所述散热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的顶盖;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降温系统和抽风系统两路工作,以快速完成散热降温,结构稳定,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汽车内部快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等大背景下,国家将发展新能源作为改善环境、节约成本的重要举措。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不断努力下,近几年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动车汽车因其使用成本低,维修保养容易,行驶稳定、换挡无冲击且环保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各大汽车厂商也在应市场需求和国家号召纷纷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行业,使电动汽车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汽车在高温环境中长期停放后车内温度远高于外界温度,在炎热的夏日,在日光直接暴晒的情况下车内温度甚至能达到50度以上,此时司机进入汽车会产生极其恶劣的体验,而打开空调到车内温度降低到人体感觉舒适的20多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中,燃油汽车因空调动力来自发动机,而发动机从开始启动到完全启动是需要时间的,同时用发动机带动空调成本过高。而相对于燃油汽车来说,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动力来自汽车蓄电池,启动速度相对较快,然而,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储电能力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此做为车内降温的动力并较长时间的开启是十分耗电的。故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夏日汽车内部高温快速散热降温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部快速散热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部快速散热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夏日汽车内部高温无法快速散热降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箱,所述的散热箱置于汽车后座下方,散热箱和固定环绕布设在车顶的U形的通风管连通,连通处安装有气门开关,所述通风管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进气孔,通风管固定连接在散热箱两侧壁外侧,所述散热箱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的顶盖;
所述的散热箱经隔热隔板分为前后两个空腔并分别称为快速制冷腔和抽风散热腔,所述的抽风散热腔位于散热箱后部,抽风散热腔后壁和底面均开设有和外界连通的开口,开口中固定安装有抽风扇,抽风散热腔和所述的通风管连通,所述的快速制冷腔包括固定连接在散热箱底面上的隔热室,所述隔热室位于快速制冷腔内的左侧,所述的隔热室内放置有降温剂,所述的隔热室上端面滑动密封连接有隔热室盖板,所述的隔热室盖板前端面一体连接有置于快速制冷腔内的滑动齿条,所述的滑动齿条前端啮合有两个转动连接在散热箱底面的从动齿轮,每个所述的从动齿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皮带轮,相邻两个所述的从动皮带轮间以皮带连接,所述的隔热室右侧固定有安装在散热腔底面的驱动装置,所述快速制冷腔前壁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散热箱底面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旁侧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散热箱底面上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的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皮带轮,驱动皮带轮经皮带和所述的从动皮带轮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快速制冷腔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安装有排风扇。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箱外设有开关柱,开关柱穿过散热箱侧壁和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开关柱外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散热箱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隔热隔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隔热室盖板一端滑动置于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两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开关并可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2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