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地下室换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4643.9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2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具林;全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支撑梁 地下室外墙 基坑支护 本实用新型 深基坑 地下室 伸出 操作空间 垂直固定 间隔设置 门型结构 土方回填 问题提供 中空形式 回填 撑板 压实 柱梁 室外 地下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深基坑地下室换撑体系,包括若干组间隔设置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换撑组,每组所述换撑组均由至少两根支撑柱和一个支撑梁组成,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上,端部伸出所述地下室外墙,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基坑支护上,其布置方向和布置高度与所述支撑柱的布置高度和布置方向对应,每个所述支撑柱的伸出端端部与所述支撑梁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支撑若干换撑组作为换撑体系,各组换撑组均为支撑柱和支撑梁组成的中空形式的柱梁式门型结构,能够为土方回填和压实工作提供操作空间,为解决换撑板下回填不实的问题提供必要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和换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南方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一般采用支护排桩加止水帷幕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型式,其施工顺序为先施工一层支撑,然后开挖一层土方直至到基坑底部;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每一层结构和换撑板施工完成后,待结构和换撑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上一道支撑,然后继续施工上一层结构和换撑板直至到地下室结构出±0.00;典型的地下室换撑结构如附图1所示。
目前,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一般对换撑结构设计时采用板式结构,基本按照@3000间距间隔布置,要求在施工中换撑结构同地下室结构同步施工,板厚一般为120mm-200mmm,换撑板一端同地下室外墙相互连接,另一端顶到支护桩上,一层结构楼板和换撑板施工完成,拆除一层内支撑,直至施工到顶。
换撑板在地下室结构中有的是错位布置,有的是统一位置布置,不论何种布置形式,由于地下室外墙同支护桩之间的有效距离一般为800mm左右,在如此狭小并且有换撑板层层分隔的空间内将土方回填密实,几乎没有可能做到,而土方回填不密对地下室工程的外墙防水及室外工程都有不良的影响。上述问题长久困扰着工程建设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地下室换撑体系,为解决地下室外墙同基坑支护桩之间的土方回填压实问题提供基础。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深基坑地下室换撑体系,包括若干组间隔设置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换撑组,每组所述换撑组均由至少两根支撑柱和一个支撑梁组成,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在所述地下室外墙上,端部伸出所述地下室外墙,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基坑支护上,其布置方向和布置高度与所述支撑柱的布置高度和布置方向对应,每个所述支撑柱的伸出端端部与所述支撑梁固定,支撑对应位置处的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外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同侧地下室外墙的相邻两组换撑组之间间距为2000~3500mm。
优选地,每组所述换撑组包括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的伸出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梁的两端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的长度为2000~3500mm。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和支撑梁均由混凝土浇筑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与地下室外墙之间、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梁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梁与基坑支护之间均通过连接钢筋连接固定。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在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支撑若干换撑组作为换撑体系,各组换撑组均为支撑柱和支撑梁组成的中空形式的柱梁式门型结构,该结构不仅能够抵抗支护桩的侧压力,起到同换撑板同样的作用,而且中空的部分能够为土方回填和压实工作提供操作空间,为解决换撑板下回填不实的问题提供必要基础,确保在必要的技术交底和监管下,将地下室外侧的土方完全回填密实;
(2)本实用新型的换撑体系与传统板式结构相比,虽然在施工工艺上更为复杂一些,但是因为在施工中换撑结构是同地下室结构一起施工的,本身不具有施工难度,因此不会造成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换撑结构的平面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4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变形的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角工法深基坑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