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肋软骨用组合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5422.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3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代金荣;赵军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金荣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管 杆部 组合拉钩 外接头 肋软骨 芯管 面积增大 牵拉过程 手术效率 头部侧边 头部设置 一体结构 中心方向 轴线对称 对称面 上端口 手捏部 吸引器 侧壁 回折 牵拉 下端 紧贴 暴露 外部 保证 | ||
一种肋软骨用组合拉钩,包括一体结构的头部和杆部,头部设置于杆部的两端,两个头部分别向杆部长度的中心方向回折,且沿杆部的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杆部的外部套装有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两端的对称面分别设置有手捏部;头部的内侧装有一芯管,该芯管一端紧贴于所述头部侧边,另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内,与设置于外套管上的外接头下端连接;外接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套管的侧壁上,该外接头的上端口通过管路与吸引器连接。这种组合拉钩,结构简单,保证牵拉过程中的暴露面积增大,避免反复牵拉;能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肋软骨取出手术中便于肋软骨暴露的组合拉钩。
背景技术
目前,肋软骨取出术中,用于肋软骨暴露的医疗器械中使用最多的为双头组合拉钩,这种拉钩的两头是与杆部构成一定角度的头部,将头部伸进创口中,在用手拉拽拉钩的杆部,将创口的开口面积拉大,将肋软骨充分暴露于视野中。
传统的组合拉钩,包括一体结构的头部和杆部,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拉开创口。由于拉钩头部的宽度为1-1.5cm左右,宽度不够,导致创口的牵拉暴露范围不够,需要用拉钩反复牵拉,有时甚至使用四个拉钩同时牵拉创口,不仅费人费力,还打不到充分暴露的目的。
传统手术过程中,由于术中反复的牵拉,会导致创口边缘的组织坏死,伴随创口处出血、流液时,通常的方式是主刀大夫的助手用纱布将血水吸净,不仅影响主刀大夫的操作,而且影响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拉钩牵拉时暴露面小效果差的缺陷、术中创口出血时需要专人吸血等操作的不足,提供一种肋软骨用组合拉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肋软骨用组合拉钩,包括一体结构的头部和杆部,头部设置于杆部的两端,两个头部分别向杆部长度的中心方向回折,且沿杆部的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杆部的外部套装有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两端的对称面分别设置有手捏部;
所述头部的内侧装有一芯管,该芯管一端紧贴于所述头部侧边,另一端插入所述外套管内,与设置于外套管上的外接头下端连接;
所述外接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套管的侧壁上,该外接头的上端口通过管路与吸引器连接。
每套组合拉钩包括至少两个拉钩,每个拉钩的头部长度尺寸不同。
组合拉钩的两个头部的长度分别为1.5cm和2.5cm;或者组合拉钩的两个头部的长度分别为3cm和4cm。
每套组合拉钩,两个头部的宽度均为2cm。
外套管是截面为椭圆形结构的扁管。
外套管两端的管壁上沿其外围均布有一对或两对手捏部。
两个所述外接头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两侧中央位置,且分别通过管路与吸引器连接。
头部与杆部结合部位为多角度的多段式结构,该结合部位与杆部构成多个夹角;其近杆部的夹角为110-120度,其远杆部的夹角为70-8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这种组合拉钩,结构简单,头部宽度和长度增大,保证牵拉过程中的暴露面积增大,避免反复牵拉;在拉钩内加装芯管,用于吸取术中创口内的渗血、渗液及电刀切割、凝血时产生的烟雾,由一个助手操作一对拉钩即可完成手术操作,能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中:头部1、芯管2、手捏部3、外套管4、外接头5、杆部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金荣医院,未经唐山金荣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5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椎手术用内侧拉钩
- 下一篇:一种头皮牵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