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8560.7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平;王卫东;蔡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压环 环形孔板 节流装置 测量管 排污管 引压管 本实用新型 测压管 流体 煤气流量测量 引流 管道疏通 支撑作用 测流板 两端部 位置处 移位 内环 连通 排污 外围 运送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包括测量管用于运送流体;两个均压环分别套设在测量管的两端部处的外围;多个引压管,每个引压管的一端与测量管连通、另一端与均压环的内环连接,引压管用于提供流体的引流作用及支撑作用;多个排污管设置在均压环的外环上;测流板位于测量管的内部;测压管设置在均压环的外环上,测压管和排污管位于均压环的外环的不同位置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环形孔板节流装置上的排污管进行移位改造,让引压管和排污管处在一条直线上,使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孔板节流装置便于及时进行排污及取压管道及引压管道疏通,确保煤气流量测量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流量节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及取压排污方法。
背景技术
计量领域中,流体流量的检测是各行各业加强能源管理、进行财务结算、经济核算、效益分析评价以至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监控生产过程,使其优质、高效、安全、平稳运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推出,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成为企业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就促使企业对能源管理进行有效地量化管理,建立有效地能源运营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长效机制。气体能源是钢铁企业广泛使用的能源,但对气体能源流量的测量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煤气,其测量难度更大。钢铁生产的燃料消费成本占总成本的41%,投入的一次能源约有40%转变成为工艺副产煤气,对副产煤气的充分、合理利用成为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所在。对它的流量测量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钢铁企业的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混合煤气等煤气流量的测量过程,均广泛应用环形孔板节流装置进行测量。
煤气流量测量难点主要有:
(1)含有大量粉尘、颗粒、焦油、萘等杂质
焦炉煤气中除了含有氢、甲烷、乙烷、乙烯等成分外,还含有焦油、萘、氮的水化合物。这些成分含量虽少,却会产生不利于测量的现象。它们很容易从煤气中分离出来,在管道内壁和管内其它构件表面凝结并聚集起来,使流量测量仪表无法正常工作。比如焦油会敷在测量设备的检测元件上,萘会以固体结晶析出堵塞设备,随外界温度变化会引起低温结晶现象。冬季时期,煤气中的水分容易引起冻结。
(2)气体成分混合多变复杂
混合煤气系统是钢铁联合企业中应用极为普遍的能源供应系统,钢铁企业的混合煤气系统一般是由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多组分混合而成。焦炉煤气含有H2(55-60%),CH4(23-27%),CO(5-8%),CO2(1.5-3.0%),N2(3-7%),O2(<0.5%),CmHn(2-4%);密度为0.45-0.50Kg/m3。
(3)气体流速比较低,流量变化不稳定
这些测量对象流体压力低、流速低、密度低、管径大,要准确测量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煤气,往往含水量、含尘量较高。有的还含有焦油,有的煤气管道内有排不尽的水,这些都要要求仪表有适应能力,不能因为凝液析出而影响测量,不能因灰尘而发生故障。
环形孔板节流装置采用差压原理进行测量。节流元件置于工艺管道内,管道内流体在通过该节流件时,在节流件前后将产生一定的压力差。对于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节流件、一定的测压位置和前后直管段、一定的流体参数情况下,节流件前后的差压△P与流量Q之间关系符合伯努利方程。通过测量差压值求得流量。节流元件与测量介质接触,介质中的粉尘、颗粒等杂质会粘附在节流元件上或者测量管内壁上,会造成流量计测压孔堵塞、节流件变形,严重的甚至造成流体不能在管道流通的恶劣情况。
要确保工业中使用环形孔板节流装置测量煤气流量真实、有效,需保证节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节流元件正常不变形,测压孔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8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式燃气表阀座与出气管装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倒流水流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