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8672.2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5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奎;胡平;郭雷;王登泽;冷森林;何建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10;H01M10/42;H01M10/613;H01M10/637;H01M10/647;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壳体 高安全型 离子电池 锰酸锂 出气格栅 电池模块 接线柱 前侧面 整流罩 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安装方便 侧面中部 进气格栅 散热风扇 占用空间 主动散热 防尘 单片机 防尘网 后侧面 侧面 外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包括中空壳体,中空壳体的左侧面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接线柱和第一接线柱,中空壳体的内侧面中部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单片机、电池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中空壳体的前侧面中部设有进气格栅,中空壳体的后侧面中部设有出气格栅,中空壳体的内侧面靠近出气格栅的一端设有整流罩,整流罩的前侧面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散热风扇,本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有效进行主动散热,同时又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维护,防尘网的设置可以有效防尘外部灰尘进入到中空壳体的内部,通过U形固定板可以对电池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锰酸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倍受各生产企业、煤矿用户的青睐,但锰酸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可靠性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各界关注,锂电池已进入了相关煤矿产品的领域,像矿用电源、矿用手机、矿用音箱等均已有替代原有的镍氢、镍镉电池的趋势,安标国家中心近几年已将锂电池纳入安标管理的范畴,出台相关的锂电池管理规定,锰酸锂离子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现有技术中大都是通过外部散热设备对锰酸锂离子电池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明显,同时现有锰酸锂离子电池维修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研发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可以有效对电池本体进行散热,给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拆卸维护,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的左侧面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接线柱和第一接线柱,中空壳体的内侧面中部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单片机、电池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中空壳体的前侧面中部设有进气格栅,中空壳体的后侧面中部设有出气格栅,中空壳体的内侧面靠近出气格栅的一端设有整流罩,整流罩的前侧面左右两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散热风扇,中空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内侧面右端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第一螺纹孔,中空壳体通过设置在其上表面后端的铰链转动连接有维修盖板,维修盖板的前侧面设有密封圈,维修盖板的前侧面右端上下两侧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螺纹孔,单片机分别与电池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双向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模块的上表面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U形固定板,U形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中空壳体的内侧面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壳体的内侧面靠近进气格栅的一端设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维修盖板的后侧面中部上端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上端的铰链转动连接有提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壳体的右侧面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通过设置在其内侧面上端的铰链转动连接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高安全型锰酸锂离子电池,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使用时占用空间小,可以有效进行主动散热,同时又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维护,防尘网的设置可以有效防尘外部灰尘进入到中空壳体的内部,通过U形固定板可以对电池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8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