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聚酰亚胺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9568.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6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赵广昊;张亚飞;程爱民;赵继辉;许建军;金宏清;刘晓恒;赵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凯英薄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28;B32B3/24;B32B27/12;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264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纤维 抗菌层 胶层 保温 复合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层 氟材料层 有机膜层 油层 气凝胶 带孔 氟硅 聚酰亚胺材料 本实用新型 纤维外表面 抗菌效果 石墨烯层 依次设置 优异性能 纤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聚酰亚胺材料,包括氟材料层、聚酰亚胺层、氟硅油层、保温抗菌层、铜有机膜层;所述保温抗菌层包括多孔纤维、气凝胶;所述多孔纤维位于气凝胶中;所述多孔纤维包括带孔纤维、多孔纤维胶层;所述多孔纤维胶层位于带孔纤维外表面;所述多孔纤维胶层的孔中设有石墨烯层结构;所述氟材料层、聚酰亚胺层、氟硅油层、保温抗菌层、铜有机膜层依次设置;保持聚酰亚胺材料优异性能的同时,可以发挥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聚酰亚胺材料。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材料以其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幅射、耐候等以及优异的电气性能,而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石油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单纯聚酰亚胺薄膜由于性能缺陷无法有效利用,现有技术不断开发新的复合结构以增加聚酰亚胺的应用范围。同时目前,获得具有抗菌性的产品还多采用后处理法,所用抗菌剂也大多为化学添加剂,一些抗菌剂本身就有毒性,对人体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聚酰亚胺材料,通过结构设计以及思路创新的协同作用,使得复合聚酰亚胺材料具备自洁净性能、保温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层间稳定性,有效提高了复合聚酰亚胺材料的使用性能、应用范围,可用于高端电子材料、包装材料的防护、缓冲。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聚酰亚胺材料,所述复合聚酰亚胺材料包括氟材料层、聚酰亚胺层、氟硅油层、保温抗菌层、铜有机膜层;所述保温抗菌层包括多孔纤维、气凝胶;所述多孔纤维位于气凝胶中;所述多孔纤维包括带孔纤维、多孔纤维胶层;所述多孔纤维胶层位于带孔纤维外表面;所述多孔纤维胶层的孔中设有石墨烯层结构;所述氟材料层、聚酰亚胺层、氟硅油层、保温抗菌层、铜有机膜层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氟材料层、聚酰亚胺层、氟硅油层、保温抗菌层、铜有机膜层依次设置是指这几层结构按次序设置,比如氟材料层在最下方,聚酰亚胺层在氟材料层上方,氟硅油层在聚酰亚胺层上方,保温抗菌层在氟硅油层上方,铜有机膜层在保温抗菌层上方;使用时,根据需要可以将铜有机膜层置于最里边,也可将氟材料层置于最里面。
本实用新型中,各材料都是现有产品,比如聚酰亚胺层为常规聚酰亚胺薄膜,一般厚度为10~25微米,氟材料为含氟树脂,氟材料层的厚度为0.5微米,这个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聚酰亚胺的耐水性以及硬度;氟硅油这个现有产品具有良好的粘接性,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中利用此结构,可以有效提高保温抗菌层的界面稳定性,为整个复合材料的稳定以及长久打下基础,铜有机膜为整体结构,此属于现有产品,由现有含铜有机物前驱体常规制备得到,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设计此结构,首次应用在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中,可以发挥自身抗菌效果以及提高复合材料的柔韧性,更主要的是与多孔纤维的结合,避免纤维漏出,同时本身带有的孔隙结构(客观自带)可以扩散抗菌多孔纤维的除菌能力,配合石墨烯自发热,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与抗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抗菌层包括多孔纤维、气凝胶,所述气凝胶结构的孔隙率为82~85%,将多孔纤维设置在高孔隙率气凝胶结构中,既可以利用现有气凝胶柔软舒适的特性缓解带孔纤维的刚性,特别是,气凝胶结构进一步保证石墨烯抗菌层稳定在胶层中,而且高孔隙率不会影响除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多孔纤维胶层的孔隙率为58~62%,可以在带孔纤维外表面涂覆带有致孔剂/石墨烯复合物的柔性高分子溶液,热处理在带孔纤维表面形成多孔胶层,并且石墨烯层位于孔中,既可以发挥自发热、抗菌性能,又能够保持稳定,纤维可为芳纶纤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凯英薄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凯英薄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9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PET复合膜
- 下一篇:连线里表印刷复合片材及其制成的复合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