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0783.7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荣;程全喜;李宇航;李丽丽;马秀艳;王泽宗;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17C5/06;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段 管道连接 调压器 球阀 高压缓冲罐 汇流排 余气回收装置 低压缓冲罐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增压机 止回阀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 第二球阀 第四球阀 加气 气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低压缓冲罐,第一管道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球阀与第一止回阀,所述低压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第一调压器,第二管道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第一调压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增压机,所述汇流排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高压缓冲罐,第四管道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二球阀与第二止回阀,所述增压机通过第五管道与高压缓冲罐固定连接,第五管道的管段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球阀,所述高压缓冲罐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有第二调压器,第六管道的管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五球阀,所述第二调压器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有压缩机,且压缩机通过第八管道连接有加气机给CNG钢瓶加气,第八管道的管段上固定安装有第六球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NG钢瓶余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是一种用于回收CNG钢瓶内剩余的气体,以方便对CNG钢瓶进行检查的设备,目前人们在对CNG钢瓶进行定期检查时会将CNG钢瓶内剩余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储气瓶余气排空时周围大气中天然气浓度较大,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危险性较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低压缓冲罐,第一管道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球阀与第一止回阀,所述低压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第一调压器,第二管道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第一调压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增压机,所述汇流排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高压缓冲罐,第四管道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二球阀与第二止回阀,所述增压机通过第五管道与高压缓冲罐固定连接,第五管道的管段上固定安装有第四球阀,所述高压缓冲罐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有第二调压器,第六管道的管段上固定安装有第五球阀,所述第二调压器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有压缩机,且压缩机通过第八管道连接有加气机,第八管道的管段上固定安装有第六球阀。
优选的,所述低压缓冲罐与高压缓冲罐为压力容器。
优选的,采用汇流排的设计,可以同时连接多个CNG钢瓶。
优选的,采用压力级别回收余气,高压余气回收至高压缓冲罐内,低压余气回收至低压缓冲罐内。
优选的,采用止回阀设计,防止气体倒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汇流排、低压缓冲罐、第一调压器、增压机、高压缓冲罐、第二调压器和压缩机,能够将CNG钢瓶内剩余的气体进行回收,既能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也可以防止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提高安全系数,避免危险情况发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防止余气污染环境,并能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经济损失,还可以提高安全系数,防止危险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CNG钢瓶余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汇流排、2第一球阀、3第二球阀、4第一止回阀、5低压缓冲罐、6第三球阀、7第一调压器、8增压机、9第四球阀、10第二止回阀、11高压缓冲罐、12第五球阀、13第二调压器、14压缩机、15第六球阀、16加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0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