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回收设备及液氨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2458.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4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豫涛;骆小来;胡帅军;魏磊;温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吸收装置 氨气 连通 储液装置 氨回收设备 浓度传感器 蒸馏装置 吸收液 缓冲装置 加工系统 中和装置 蒸馏 回收 喷淋 液氨 吸收 氨回收 废氨水 监测 预设 中和 储存 传输 返回 | ||
一种氨回收设备及液氨加工系统,包括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喷淋中和装置、储液装置、蒸馏装置及缓冲装置;第一喷淋吸收装置用于与待回收的氨气连通以吸收氨气,且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具有浓度传感器,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其内吸收液的氨浓度;喷淋中和装置与第一喷淋吸收装置的顶部连通,以用于中和未吸收的氨气;储液装置与第一喷淋吸收装置连通,以用于在浓度传感器监测的氨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储存吸收液;蒸馏装置与储液装置连通且用于蒸馏由储液装置传输的吸收液以回收氨气;缓冲装置与蒸馏装置和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分别连通,以用于将蒸馏后的废氨水返回再次吸收。上述氨回收设备可提高氨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回收设备及液氨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常需要使用液氨丝光机对织物进行液氨和丝光整理,且在实际生产中会将氨回收循环使用,以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然而在氨回收的过程中发现,氨经吸收塔回收后,再经中和塔中和时的酸用量较大,排出的废气和废水中氨的含量较高,即其回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回收效率高的氨回收设备及液氨加工系统。
一种氨回收设备,包括:
第一喷淋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待回收的氨气,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具有浓度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内吸收液中的氨浓度;
喷淋中和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的顶部连通,以用于中和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中未吸收的氨气;
储液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连通,以用于在所述浓度传感器监测的氨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值时储存由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传输的吸收液;
蒸馏装置,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用于蒸馏由所述储液装置传输的吸收液以回收氨气;及
缓冲装置,与所述蒸馏装置和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分别连通,以用于将蒸馏后的废氨水返回至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再次吸收。
上述氨回收设备,采用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吸收待回收的氨气,采用喷淋中和装置中和第一喷淋吸收装置未吸收的氨气;并通过浓度传感器控制储液装置内吸收液的浓度达预设浓度值,以使氨气尽多地被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吸收,从而减少喷淋中和装置的酸用量;同时进一步采用蒸馏装置对储存的吸收液进行蒸馏,从而回收氨气,再经缓冲装置将蒸馏后的废氨水返回至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再次进行吸收。如此该氨回收设备提高了氨回收效率,降低了氨回收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还具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内吸收液的液位高度;所述储液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液位传感器监测的液位高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液位高度值时储存由所述喷淋吸收装置传输的吸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和所述储液装置之间,且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和所述储液装置分别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的上游且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待回收的氨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中和装置具有pH检测计,所述pH检测计用于检测所述喷淋中和装置内中和液的酸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喷淋吸收装置,所述第二喷淋吸收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与所述喷淋中和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所述第二喷淋吸收装置及所述喷淋中和装置依次串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淋吸收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之间还设有吸收液补充管路,所述吸收液补充管路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喷淋吸收装置向所述第一喷淋吸收装置补充吸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2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搅拌筒
- 下一篇:一种氨合成过程中的补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