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紫铜管收线框的料头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2928.7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4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力行;楼贤奇;汪宗磊;郭平;宣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8 | 分类号: | B65H7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铜管 固定机构 卡接件 支撑杆 收线 本实用新型 料头 卡接块 挡块 导柱 通孔 长方体结构 对称固定 辅助设备 内表面 周侧面 弹簧 半环 顶面 卡环 卡接 上卡 适配 通口 抽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紫铜管收线框的料头固定机构,涉及紫铜管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收线框,所述收线框的周侧面和内表面上分别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卡接有至少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接件和卡接块;所述卡接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相适配的半环,所述卡接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紫铜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拉动旋转导柱,使得卡环与挡块相卡接,从而实现了对紫铜管在固定机构内的固定,旋转导柱使挡块与通口对应,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紫铜管则可从固定机构中抽出,可便于人们将紫铜管料头固定,节省人们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紫铜管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紫铜管收线框的料头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紫铜管因其具有质地坚硬、不易腐蚀,耐高温和耐高压等性能,在自来水管道、供热、和制冷管道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是现代空调和商品住房的安装首选。
紫铜管通常被缠绕放置在收线框内,然后使用龙门吊或吊机进行吊运,现有的收线框结构简单,而紫铜管常被无序的盘放在收线框内,导致紫铜管的初始料头和结束料头被堆积在紫铜管内,其在吊运和运输后,给人们使用紫铜管带来了不便,人们常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紫铜管的初始料头,进而对紫铜管进行使用,因此有待研究一种紫铜管收线框的料头固定机构来便于人们寻找紫铜管的初始料头和结束料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紫铜管收线框的料头固定机构,通过将紫铜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拉动旋转导柱,使得卡环与挡块相卡接,从而实现了对紫铜管在固定机构内的固定,旋转导柱使挡块与通口对应,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紫铜管则可从固定机构中抽出,解决了现有紫铜管料头不易查找,浪费人们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紫铜管收线框的料头固定机构,包括收线框,所述收线框的周侧面和内表面上分别对称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卡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接件和卡接块;所述卡接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相适配的半环,所述卡接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内贯穿有卡接导体,所述卡接块内设置有长方形空腔,所述卡接块内设置有与长方形空腔相连通的柱形孔,所述卡接件的一侧面设置有与柱形孔相连通的盲孔;所述长方形空腔内开有与柱形孔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所述柱形孔的内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卡环和第一挡环,所述柱形孔的直径比盲孔的直径大5mm~60mm;所述卡环上设置有一通口;所述卡接导体包括卡块和导柱,所述卡块位于长方形空腔内,所述卡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心线的第二通孔;所述导柱的一端依次贯穿盲孔、卡环和第一挡环,并与卡块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柱的周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和与通口相适配的挡块;所述第二挡环位于第一挡环和盲孔之间,位于所述第二挡环和盲孔之间的导柱上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周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卡孔;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贯穿半环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配合有与卡孔相卡接的螺柱;所述半环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卡柱,所述卡柱与卡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靠近第一挡环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滑槽,所述挡块靠近卡块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与环形滑槽相适配的凸体。
进一步地,所述卡环和第一挡环的内直径以及所述盲孔的直径均比导柱的直径大10mm~50mm。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半环上的卡柱与第二支撑杆上的卡孔,相卡接,并配合螺柱的调节作用,有效的将固定机构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便于人们对固定机构进行拆卸和安装,提高了固定机构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2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线器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电力电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