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误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3490.4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9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汉;罗祯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模块 误码检测装置 伪随机序列码 检测装置 多个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口 输入端口 误码检测 输出端口连接 依次串联 发送 输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误码检测装置,该误码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装置,且,多个检测装置依次串联。其中,每个检测装置包括FPGA电路、多个输出端口和与多个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的多个输入端口。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检测装置通过输出端口用于将FPGA电路生成的第一伪随机序列码输出到与该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一光模块,并通过与该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接收与第一光模块连接的第二光模块发送的第二伪随机序列码,进而可以通过FPGA电路根据第一伪随机序列码和第二伪随机序列码对第一光模块和第二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误码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有效提高了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误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通信无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高质量的远距离传输,以及便于与计算机连接,易于加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中。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大多使用小型可插拔(SmallForm Pluggable,SFP)光模块及光纤进行数据交互。若SFP光模块的误码率高,将直接影响通信设备的信号质量。因此,对SFP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现有技术在检测SFP光模块误码率时,通常使用专门的误码检测仪进行检测。然而,这种专门的误码检测仪成本较高,且大多只能同时检测少量的光模块,检测效率较低。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误码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光模块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误码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光模块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误码检测装置,所述误码检测装置包括多个检测装置,所述多个检测装置依次串联;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多个输出端口和与所述多个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的多个输入端口,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所述多个检测装置中的任一检测装置;
第一输出端口,用于将所述FPGA电路生成的第一伪随机序列码输出到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的第一光模块;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为所述多个输出接口中的任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对应的第一输入端口,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光模块连接的第二光模块发送的第二伪随机序列码;
所述FPGA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伪随机序列码和所述第二伪随机序列码对所述第一光模块和所述第二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
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误码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缩短了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时间,有效提高了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从而降低了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成本。
可选地,所述多个检测装置中的任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串口电路和第二串口电路;
所述多个检测装置依次串联,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的第一串口电路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前一检测装置的第二串口电路连接,第二检测装置的第二串口电路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后一检测装置的第一串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依次串联的多个检测装置中除位于起始位置的检测装置和位于终止位置的检测装置以外的检测装置。
如此,误码检测装置的控制设备可以通过与位于起始位置的检测装置进行连接从而对位于起始位置的检测装置进行控制,进而可以控制与位于起始位置的检测装置串联的多个检测装置,实现了同时检测多个光模块的目的,提高了误码检测装置的检测效率。
可选地,所述位于起始位置的检测装置的第一串口电路与所述误码检测装置的控制设备连接;
所述位于起始位置的检测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生成第一伪随机序列码,以及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给后一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3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监控预警系统
- 下一篇:色散补偿器